[发明专利]一种电梯自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3774.6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2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本钢;张艳影;阮业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冯瑛琪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自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自救装置,包括电梯轿厢,电梯轿厢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可启闭的轿门,至少一个轿门上设有自救机构,自救机构用于停电时开启轿门进行自救;电梯轿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停电时电梯轿厢发生二次下坠的防坠机构,电梯轿厢上下移动的通道内固定安装有与防坠机构配合的定位机构;电梯轿厢上还安装有给自救机构和防坠机构供电的备用电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梯停电时可以实现自救,同时启动防坠机构以防止电梯二次下坠,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各种各样层数较高的居民楼、写字楼、办公楼、商场以及酒店大量建设,为了方便人员上下,超过六层的建筑都设有竖井式电梯。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梯的应用日益增多。但是在电梯断电后,电梯会停留在原地不动,传统的电梯停电后乘客只能在电梯内等待救援,而不能实行自救,危险系数较大;而且,电梯停电后也可能会出现二次下坠,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自救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自救装置,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可启闭的轿门,至少一个所述轿门上设有自救机构,所述自救机构用于停电时开启所述轿门进行自救;所述电梯轿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停电时所述电梯轿厢发生二次下坠的防坠机构,所述电梯轿厢上下移动的通道内固定安装有与所述防坠机构配合的定位机构;所述电梯轿厢上还安装有给所述自救机构和所述防坠机构供电的备用电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梯停电时,通过自救机构开启轿门,以实现乘客自救;同时,防坠机构防止电梯停电时电梯轿厢发生二次下坠,安全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自救机构包括推动条和动力机构,对应的所述轿门上水平设有滑道一,所述滑道一靠近另一所述轿门的一端敞口,所述推动条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滑道一内,并可定位;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滑道一内,并用于驱动所述推动条水平滑动;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推动条向内滑动,至所述推动条收纳于所述滑道一内,或者驱动所述推动条向外滑动,至所述推动条的一端穿过所述滑道一的敞口端并与另一所述轿门的一侧相抵,以反向推动两个所述轿门,开启所述轿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推动条向内滑动,至其收纳于滑道一内,此时电梯轿厢正常运行;当电梯停电时,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推动条向外滑动,至其一端穿过滑道一的敞口端并与另一轿门的一侧相抵,以开启轿门,实现快速开启轿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上同轴固定套设有齿轮一,所述推动条呈齿状,并与所述齿轮一啮合;所述电机一驱动所述齿轮一转动并带动所述推动条向外滑动,至所述推动条的一端穿过所述滑道一的敞口端,并与另一所述轿门的一侧相抵,以开启所述轿门,或者向内滑动,至所述推动条收纳于所述滑道一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机一驱动齿轮一转动并带动推动条滑动,至其一端穿过滑道一的敞口端,并与另一轿门的一侧相抵,以开启轿门,实现乘客快速自救逃生,或者至其收纳于滑道一内,确保电梯轿厢正常运行。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通道内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呈齿状;所述电梯轿厢上水平设有滑道二,所述滑道二靠近所述定位条的一端敞口;所述防坠机构包括防坠条,所述防坠条的一端呈齿状,其滑动安装在所述滑道二内;滑动所述防坠条,至其收纳于所述滑道二内,以松开所述电梯轿厢使其正常上下,或者至其一端穿过所述滑道二的敞口端,并延伸至所述定位条啮合,以固定住所述电梯轿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吸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杆上折叠绝缘遮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