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特征码标识及验证技术的区块链溯源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03506.4 | 申请日: | 201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9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丁毅;刘馨;师灵芝;靳军;李佳银;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物资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特征 标识 验证 技术 区块 溯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特征码标识及验证技术的区块链溯源系统,包括:采集层,通过部署物联网设备节点,分别采集实体的多个状态属性特征,将采集的多个状态属性特征作为数据以数据存储文件格式来存储;传输层,用于将采集的状态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协议传输至处理层,对数据进一步处理,保证数据在网络条件不可靠的情况下可进行传输;处理层,用于实现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相关操作,处理层包括数据清洗模块DCM(Data Cleaning Module)、数据标准化模块DSM(Data Standardization Module)、数据加密模块DEM(Data Encryption Module)以及数据验证模块DVM(Data Verification Module);存储层:用于数据的存储功能;表现层:用于执行智能合约的相关操作,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相应的规则,以及查询、展示的操作。还公开了相应的溯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特征码标识及验证技术的区块链溯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区块链技术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将存储数据的区块按时间顺序组合而成的链式数据结构,采用密码学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访问,同时具有不可篡改性,通过分布式存储以及共识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公开透明,并可利用自动化执行的智能合约代码实现数据处理和相关业务的操作。具体的,区块链使用加密算法、共识机制、P2P(Pointto Point)网络相关技术保证数据不可篡改且关键数据以链式方式存储在区块链中,其中数据、交易记录公开透明,可通过安全访问方式实现对每笔数据的追溯。因此区块链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去中心化、交易过程透明化的特点。
溯源是指要对处理对象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追溯,来监测整个过程,发现问题并可追溯到具体责任人。区块链由于其技术和架构优势,适用于产品溯源,可以加强溯源信息的真实性,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追责机制,增加造假成本和风险,从而提高溯源系统的可信性。目前,关于区块链溯源应用的研究也较多,比如京东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牛肉溯源方案;IBM与沃尔玛合作了猪肉溯源项目。
溯源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就是要有身份识别码,能够标识溯源对象。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溯源项目存在一码多用、码不对物的问题,一码多用是指一个实体在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中,条码可能被重复使用。码不对物是指实体的条码存在被篡改的风险,无法与实体特征一一对应,唯一的标识该实体。另外,当前常用的识别码只能保有静态属性信息,无法提供状态情况,而状态信息对于溯源和交易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物联网+区块链模式下,其首要目标是实现实体身份数字化,保证现实身份与数字身份的一一对应,实体与条码的不可分离,进而要求可以提供有效状态特征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特征码标识及验证技术的区块链溯源系统及方法。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并构造特征码,含有固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两部分,并可在溯源过程中加以解析验证。该系统及方法主要适用于畜禽类活体的溯源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特征码标识及验证技术的区块链溯源系统,包括:
采集层,用于采集实体的状态数据信息,通过部署物联网设备节点,分别采集实体的多个状态属性特征,将采集的多个状态属性特征作为数据以一种通用、简单的数据存储文件格式来存储;
传输层,用于将由所述采集层的所述物联网设备节点采集的状态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协议传输至处理层,对数据进一步处理,保证数据在网络条件不可靠的情况下可进行传输;
处理层:用于实现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相关操作,所述处理层包括数据清洗模块DCM(Data Cleaning Module)、数据标准化模块DSM(DataStandardization Module)、数据加密模块DEM(Data Encryption Module)以及数据验证模块DVM(Data Verification Modul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物资学院,未经北京物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源变压器用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组合隔离变压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