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连续墙预制导墙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03441.3 | 申请日: | 201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5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刘建雄;暨雷庭;王双双;张四善;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江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越超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骆爱文;王超银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预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预制导墙,包括:底部翼板、顶部翼板和侧板,所述底部翼板和顶部翼板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底部翼板水平铺设于沟槽内,所述底部翼板与顶部翼板之间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上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槽接口,所述侧板包括凹槽板和凸槽板,每一凹槽板都有一凸槽板与之相邻,所述凹槽板左右两侧端面设置有侧板凹槽,所述凸槽板左右两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侧板凹槽相配合的侧板凸槽,所述凹槽与凸槽接口,侧板凹槽与侧板凸槽结合处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预留螺纹孔,通过紧固螺栓能够将所述侧板与底部翼板,侧板和顶部翼板相互连接紧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导墙施工进度缓慢,无法多次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预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预制导墙。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导墙做法均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施工,其工序繁多,包含:沟槽开挖、底板垫层浇筑、钢筋绑匝、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序流程,主要缺点是:
(1)施工进度缓慢,混凝土浇筑需要分多次浇筑,每次浇筑之后都需要等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尤其是侧板混凝土浇筑后,需要等5-7天之后才能进行槽段内土方回填并进行抓槽施工,一段导墙施工完成一般需要12-15天。
(2)基本都是人工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
(3)导墙都是一次性使用,不能循环施工,施工成本较大。
(4)后期需对导墙进行破除,无形中增加了施工工作量和破除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预制导墙,通过对现有导墙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现有导墙施工进度缓慢,无法多次使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连续墙预制导墙,包括:底部翼板、顶部翼板和侧板,所述底部翼板和顶部翼板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底部翼板水平铺设于沟槽内,所述底部翼板与顶部翼板之间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上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槽接口,所述侧板包括凹槽板和凸槽板,每一凹槽板都有一凸槽板与之相邻,所述凹槽板左右两侧端面设置有侧板凹槽,所述凸槽板左右两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侧板凹槽相配合的侧板凸槽,所述凹槽与凸槽接口,侧板凹槽与侧板凸槽结合处均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预留螺纹孔,通过紧固螺栓能够将所述侧板与底部翼板,侧板和顶部翼板相互连接紧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施工简便,安装拆卸方便,可多次周转使用,解决了现浇混凝土导墙施工周期长、成本高、拆卸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凸槽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凹槽板示意图;
标号说明:底部翼板1、顶部翼板2、侧板3、凹槽板31、凸槽板32、凹槽4、凸槽接口5、侧板凹槽311、侧板凸槽321、预留螺纹孔6、紧固螺栓7、外沿钢筋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江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煤江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熔炉送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网络技术学习的教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