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物联开放平台的目标追踪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02309.0 | 申请日: | 201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龙;于子勇;王建东;贺梦帅;张维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7/18;G01V8/00;G01S13/02;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秀秀 |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物联 开放 平台 目标 追踪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基于微物联开放平台的目标追踪的方法,毫米波雷达设备和带有云台的监控摄像头等设接入平台;毫米波雷达设备数据采集与存储,并进行数据解析、过滤、抽取和统一格式后推送到平台进行存储;上层应用通过平台接口请求设备上报的区域目标信息,计算云台转动角度和摄像头聚焦参数;应用通过平台下发指令到对应的监控设备。通过平台对设备生命周期的统一管理,大大降低了设备维护和现场实施的成本,灵敏的毫米波雷达能感知区域是否有移动目标并反馈给摄像头进行聚焦捕捉,同时结合毫米波雷达反馈也减少传统摄像头计算帧差异来决定是否更新视频画面的带来的大量计算资源的浪费,进而提高摄像头工作的效率和减少漏警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微物联开放平台的目标追踪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以摄像头为主的传统安防监控领域,存在着较多的痛点,视频监控系统通常不是作为实时监控手段,而是事后调取录像,追查线索时使用的重要证据,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报警,并且受天气、光线影响较大,导致监控的范围大大降低,并且容易产生漏警,造成严重的安防防护隐患。
传统的消费类摄像头计算能力有限,运动检测算法存在不稳定性,因此会产生大量的误报,这类摄像头在市面上被称为智能安防摄像头。行业使用安防摄像头包括枪机、半球机、云台等类型,云台摄像头通过云台的旋转使得摄像头的监控的范围扩大,但是传统云台的转动靠步进电机周期性转动或人工参与后台遥控,固定的周期性转动使得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人工操作费时费力。虽然业界也有较多人提出采用雷达定位与摄像头联动的方案,但是部署成本较高,需要单独拉线组网,增加了用户的成本。
毫米波雷达因其可同时用于测量距离、速度和角度,尺寸小,安装简便,成本低,分辨率高,受天气影响小,最远能够达到200米的检测距离等特征,成为继地感线圈和视频设备后的新一代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微物联开放平台的目标追踪的方法,其区域安防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微物联开放平台的目标追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毫米波雷达设备和带有云台的监控摄像头等设接入平台,实现平台对设备进行高效统一管理,在指定监控区域内布置毫米波雷达设备和带有云台的监控摄像头执行实时监控;
步骤二:毫米波雷达设备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中间件收集毫米波雷达设备上报数据,并进行数据解析、过滤、抽取和统一格式后推送到平台进行存储,所述平台为微物联开放平台;
步骤三:平台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存入非关系型数据库,并通过REST接口或消息队列为上层应用提供基础平台支撑;
步骤四:上层应用通过REST接口调用平台数据或订阅平台消息队列获取设备上报数据;
步骤五:上层应用通过平台接口请求设备上报的区域目标信息,包括目标位置坐标和雷达安装倾角,计算云台转动角度和摄像头聚焦参数;
步骤六:应用通过平台下发指令到对应的监控设备,控制云台转动和监控摄像头聚焦到目标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的设备在平台注册获得平台分配的系统唯一的网关号和密钥信息,设备携带唯一的网关号和设备密钥信息通过异构网络接入到平台,实现平台对设备生命周期的统一管理。
进一步,所述毫米波雷达设备用于捕捉监测区域是否存在目标、目标数的多少以及目标与毫米波雷达设备的距离、方向、速度等数据信息。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的区域目标为摄像头的追踪目标。
进一步,所述步骤六中监控摄像头将追踪到的目标图像进行采集存储,上传到平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2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