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自动投屏连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2224.2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4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应臻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09 | 分类号: | H04M1/72409;H04M1/72412;H04N21/4363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张媛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自动 连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自动投屏连接方法及系统,终端自动投屏连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向投屏终端发送投屏授权指令;投屏终端接收到投屏授权指令后,启动投屏模式;投屏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投屏配对指令后,建立移动终端与投屏终端上的目标屏幕或目标显示区域的投屏连接关系。本发明提供的终端自动投屏连接方法及系统不需要在终端上打开特定的投屏程序,就可以实现终端之间的投屏连接,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自动投屏连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环境下的应用不断丰富,同时,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在车里可以通过手机的实现多种多样的功能,比如,接打电话、查看当前的实时路况、导航去某一个地方、查看天气、听音乐、听书、和好友进行实时对讲等。同时,车载显示终端也支持将手机屏幕投射到车载显示终端屏幕上的功能。
现有技术现阶段投屏技术的实现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分别是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在有线方式中,用户必须利用视频转换线将两个设备连接起来,通过视频转换线来投射数据,这种方式造成用户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线缆束缚,移动不方便,用户操作体验不好;在无线方式中,两个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但用户需要设置智能设备的“多屏互动”进入启动状态,而该“多屏互动”的设置路径较为繁琐,用户体验不好。
因此,亟需一种终端自动投屏连接方法及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终端自动投屏连接方法及系统不需要用户去打开特定的投屏程序,就可以实现投屏,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终端自动投屏连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向投屏终端发送投屏授权指令;投屏终端接收到投屏授权指令后,启动投屏模式;投屏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投屏配对指令后,建立移动终端与投屏终端上目标屏幕或目标区域的投屏连接关系。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向投屏终端发送投屏授权指令的步骤之前包括:在投屏终端通过蓝牙或WIFI检测到支持屏幕投屏的移动终端时,展示投屏授权提醒信息。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向投屏终端发送投屏授权指令的步骤之前包括:投屏终端在预设范围内检测到支持屏幕投屏的移动终端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投屏授权提醒信息。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向投屏终端发送投屏授权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移动终端获取预设时间内的按键操作,并将按键操作与预设的投屏授权指令触发操作进行匹配;在按键操作与预设的投屏授权指令触发操作匹配时,移动终端响应按键操作。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投屏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投屏配对指令后,建立移动终端与投屏终端上的目标屏幕或目标显示区域的投屏连接关系的步骤之前包括:投屏终端展示投屏配对信息,投屏配对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和投屏终端上的多个显示屏幕或显示区域信息。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投屏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投屏配对指令后,建立移动终端与投屏终端上的目标屏幕的投屏连接关系的步骤之后包括:移动终端接收并响应投屏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以实现投屏终端对移动终端的实时控制。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投屏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投屏配对指令后,建立移动终端与投屏终端上的目标屏幕的投屏连接关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移动终端与投屏终端上的目标屏幕投屏连接后,投屏终端将移动终端当前显示界面的内容实时传送到目标屏幕上进行展示。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投屏终端上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屏幕或显示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2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