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处理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发光终端背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1856.7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9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夏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处理 方法 系统 终端 以及 发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发光终端背壳,终端边框上设置有双触点POGO PIN连接器的母端;发光终端背壳侧边设置有双触点POGO PIN连接器的公端;双触点POGO PIN连接器的一个触点接地,另一个触点复用为发光终端背壳供电以及为发光终端背壳传输控制命令,终端上设置有处理器CPU、第一微控制单元MCU以及MOSFET驱动电路,发光终端背壳上设置有第二MCU以及限流降压电路,以实现终端与发光终端背壳之间的信号处理。上述方案,既降低了发光终端背壳的空间占用率,也能保障发光终端背壳的功能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发光终端背壳。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背壳通常只是一透明或不透明的普通外壳,主要功能是保护手机防止摔坏或刮伤,在美观方面则比较欠缺。为此,有人发明了发光终端背壳,发光终端背壳可以实现不同的发光效果,受到人们的欢迎。
发光终端背壳要实现不同的发光效果,需要为其提供电源及不同的控制数据,一些主流的发光终端背壳,多通过自带的可充电电池或外接终端电源的方式获取电源,并且可以基于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或终端的外设接口(如充电接口等)获取不同的控制数据,其中控制数据可以是终端运行的游戏应用中产生的控制数据。当通过自带的可充电电池获取电源时,需要在发光终端背壳上设置电池和充放电部件(如,充放电电路、充放电接口等),当需要外接终端电源获取电源时,需要在发光终端背壳上设置与终端电源的连接部件,当基于NFC获取不同的控制数据时,需要在发光终端背壳上设置NFC模块,当基于终端的外设接口(如充电接口等)获取不同的控制数据,需要在发光终端背壳上设置与终端处理器的连接部件。
但是,在发光终端背壳上设置相应部件(如,电池、充放电部件,连接部件、NFC模块等)都会导致发光终端背壳的厚度增加,而且,通过连接部件与终端连接,还会占用终端的外设接口,导致外设接口的基本功能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发光终端背壳。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信号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与发光终端背壳,所述终端边框上设置有POGO PIN连接器的母端,所述母端包括第一母端触点和第二母端触点;所述发光终端背壳侧边设置有所述POGO PIN连接器的公端,所述公端包括第一公端触点和第二公端触点;所述终端上设置有处理器CPU、第一微控制单元MCU以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驱动电路,所述第一MCU与所述MOSFET驱动电路以及所述母端依次相连;所述发光终端背壳上设置有第二MCU以及限流降压电路,所述公端、所述限流降压电路以及所述第二MCU依次相连;在将所述终端置于所述发光终端背壳内部时,所述第一母端触点与所述第一公端触点相连,且,所述第二母端触点与所述第二公端触点相连;所述第二母端触点以及所述第二公端触点接地;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MCU对所述CPU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生成调制信号,并将所述调制信号发送至所述MOSFET驱动电路;
所述MOSFET驱动电路对所述调制信号进行驱动,生成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母端触点;
所述第一母端触点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公端触点;
所述第一公端触点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限流降压电路;
所述限流降压电路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限流降压,生成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MCU;
所述第二MCU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解调,生成控制命令,并根据所述控制命令控制所述发光终端背壳的灯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炭载铁铜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离心风机蜗壳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