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1896.8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本强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06;A61P29/00;A61K35/55;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贴敷 外用 沉香 木香 麝香 通经活络 温中散寒 原料混合 治疗效果 研磨 止痛 公丁香 吴茱萸 重量份 白术 白芷 冰片 附子 干姜 桂心 糊状 散结 檀香 生姜 制备 清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该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吴茱萸8‑12份;公丁香4‑8份;桂心4‑8份;麝香0.3‑0.7份;檀香8‑12份;木香8‑12份;生附子8‑12份;沉香8‑12份;白芷10‑14份;白术13‑17份;冰片4‑8份;干姜8‑12份;生姜4‑8份。制备方法为将原料混合研磨粉末后,加入清水混合后制成糊状,遵医嘱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具有温中散寒、通经活络、行经止痛、散结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其形成原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均可使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肿胀,各种外伤损伤肌肤和内脏,使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形成瘀血。在中医文献中,瘀血又称“恶血”、“杯血”、“蓄血”、“败血”、“污血”等。虽然现有中药配方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功效,但效果不明显,治疗时间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温中散寒、通经活络、行经止痛、散结的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吴茱萸8-12份;公丁香4-8份;桂心4-8份;麝香0.3-0.7份;檀香8-12份;木香8-12份;生附子8-12份;沉香8-12份;白芷10-14份;白术13-17份;冰片4-8份;干姜8-12份;生姜4-8份。
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吴茱萸10份;公丁香6份;桂心6份;麝香0.5份;檀香10份;木香10份;生附子10份;沉香10份;白芷12份;白术15份;冰片6份;干姜10份;生姜6份。
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吴茱萸8份;公丁香4份;桂心4份;麝香0.3份;檀香8份;木香8份;生附子8份;沉香8份;白芷11份;白术14份;冰片5份;干姜12份;生姜7份。
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为将吴茱萸、公丁香、桂心、麝香、檀香、木香、生附子、沉香、白芷、白术、冰片、干姜和生姜混合研磨成90-100目粉末后,加入清水混合后制成糊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具有温中散寒、通经活络、行经止痛、散结的治疗效果。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吴茱萸8-12份;公丁香4-8份;桂心4-8份;麝香0.3-0.7份;檀香8-12份;木香8-12份;生附子8-12份;沉香8-12份;白芷10-14份;白术13-17份;冰片4-8份;干姜8-12份;生姜4-8份。
实施例1:
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吴茱萸10份;公丁香6份;桂心6份;麝香0.5份;檀香10份;木香10份;生附子10份;沉香10份;白芷12份;白术15份;冰片6份;干姜10份;生姜6份。
实施例2:
一种外用贴敷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吴茱萸8份;公丁香4份;桂心4份;麝香0.3份;檀香8份;木香8份;生附子8份;沉香8份;白芷11份;白术14份;冰片5份;干姜12份;生姜7份。
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本强,未经李本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1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