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干扰抵消控制装置、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5881.0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本杰明.K.许;刘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智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525 | 分类号: | H04B1/525;H04B7/15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燕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干扰 抵消 控制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干扰抵消控制装置,用于无线同频中继设备中;所述自适应干扰抵消控制装置包括加/减法器、自动增益控制模块、自适应滤波器、干扰抵消器及延时器;加/减法器的一输入端与所述无线同频中继设备中的数字下变频器连接,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端通过干扰抵消器与加/减法器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加/减法器的输出端与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一输出端通过延时器与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另一输出端与无线同频中继设备中的数字上变频器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适应干扰抵消无线同频中继系统和一种自适应干扰抵消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无线同频中继设备的自激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干扰抵消控制装置、系统功能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同频中继设备是为了扩大现有网络的覆盖范围而产生的,它工作在基站(BTS)和移动台(MS)之间,是信号系统的无线接口部分,它双向中继放大射频信号,延伸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无线信号在其中是透明传输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无线射频信号增强设备。无线同频中继设备由于经济实用,安装快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线同频中继设备是一种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对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继设备,它与基站相比有结构简单、投资较少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难于覆盖的盲区和弱区,用于提高通信质量,解决掉话等问题。无线同频中继设备在下行链路中,由施主天线从现有的覆盖区域中拾取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对通带外的信号进行隔离,将滤波的信号经功放放大后再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在上行链接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从而达到基站与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传递。
无线同频中继设备的重发天线发出的覆盖信号往往会通过各种空间路径耦合回到施主天线,造成自激,以致施工困难。如果不满足隔离度要求,放大器则会自激,就会造成严重干扰,另外如果无线同频中继设备安装不当,收发天线隔离度不够,整机增益偏大,输出信号延时反馈到输入端,也会使无线同频中继设备输出信号发生严重失真而产生自激。发生自激后,信号波形质量变差,严重影响通话质量,并产生掉话现象,这种干扰成为无线同频中继设备建设中应主要解决的问题。
无线同频中继设备的输出信号通常由于收发隔离不完全而泄露到输入端,放大器信号通道和泄露信号通道构成闭环系统,如果环路放大倍数大于1,环路处于自激震荡状态,输出高功率的杂乱信号,对整个工作带宽形成阻塞干扰,常常造成大面积掉话和无法接入,要不了多久无线同频中继设备功放会被烧毁。更多的时候,虽然收发闭环的放大倍数小于1,无线同频中继设备不自激振荡,但泄露信号引起较大的干扰,使转发的信号C/I达不到解调需要的15dB门限要求,仍然不能正常通话。
在下行链路上,无线同频中继设备接收施主基站的无线信号,然后通过功放进行射频功率放大,二次发射到需要覆盖的弱信号区域。在上行链路上,无线同频中继设备将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发射的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进行放大,转发给施主基站。但是若设备功率过大,或是收发天线隔离度不够都可能造成自激,使得无线同频中继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自激问题是无线无线同频中继设备工程应用中最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干扰抵消控制装置,通过在无线同频中继设备中加入自适应干扰抵消控制装置(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ystem,即ICS)可以有效解决无线同频中继设备的自激问题。
本发明的问题之一,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适应干扰抵消控制装置,用于无线同频中继设备中;所述自适应干扰抵消控制装置包括一加/减法器、一自动增益控制模块、一自适应滤波器、一干扰抵消器及一延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智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智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5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