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5384.0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1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静;刘颜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何东明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介入 治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主要包括左架、右架和针筒,所述左架和右架之间转动安装有连接带,所述左架和右架后部固定安装有后架,所述左架和右架前部固定安装有前架,位于左部的所述后架和前架中部转动安装有挂钩带,挂钩带端部转动安装有挂钩。本发明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介入装置在下针和下导丝的时候,带有灵活调节的支撑机构,降低医生劳动量,避免医生的手抖影响操作稳定性;在针头扎入后,不需要拔下注射器再将导丝从针头穿入,避免血液回流,保证操作面清洁,且不会避免针头晃动,减少患者的痛苦,更加人性化;本装置需要更换的部件与主体采用快捷安装,更换快捷,不需要每次都整体更换,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入治疗装置,具体是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在影像诊断中,需要对血管进行造影剂注射,以保证造影成功性。
现有的介入装置在下针和下导丝的时候,完全依赖医生的手进行稳定,对医生要求较高;在针头扎入后,需要将注射器拔下与针头分离,再将导丝从针头穿入,这个过程会有血液回流,污染操作面;且现有的挡血膜多是和针筒一体,每次整体更换成本较高;且在拔下注射器的时候,针头晃动会造成患者的痛苦加重,人性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主要包括左架、右架和针筒,所述左架和右架之间转动安装有连接带,所述左架和右架后部固定安装有后架,所述左架和右架前部固定安装有前架,位于左部的所述后架和前架中部转动安装有挂钩带,挂钩带端部转动安装有挂钩,位于右部的所述后架和前架中部转动安装有弹性绳,弹性绳右端缝合围设成卡孔,所述左架和右架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滑轨,位于右部的所述滑轨上部滑动安装有右滑架,右滑架中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块,橡胶块底端紧密接触滑轨顶端侧壁,位于左部的所述滑轨上部滑动安装有左滑架,所述右滑架左端转动安装有限位套,限位套内侧转动安装有滑接柱,所述左滑架右端转动安装有卡柱套,卡柱套中部转动安装有卡柱,卡柱右端侧壁与滑接柱左端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前后两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框,两个所述滑框之间滑动安装有针筒,针筒前端位于滑框内部旋接有旋压头,位于前部的所述滑框前侧壁固定安装有与旋压头配合的摩擦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带主要包括胶板和转接头,所述胶板两端固定安装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左端与左架转动连接,所述转接头右端与右架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柱套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橡胶圈,所述卡柱中部开设有与橡胶圈配合的橡胶圈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滑架和限位套顶端中部均通过螺纹旋接有旋压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接柱右端固定安装有磨砂头,位于限位套中部的所述旋压架位于磨砂头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5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