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继电保护跳闸回路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3074.5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8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屠卿瑞;刘玮;黄明辉;李一泉;王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27/20;G01R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跳闸 回路 接触 电阻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跳闸回路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及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继电保护跳闸回路接触电阻检测装置,通过在跳闸回路的基础上加入了检测回路,并基于继电保护跳闸回路接触电阻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和电路中各个参数的等式关系,通过数值解方式,计算出跳闸回路的接触电阻,解决了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的接触电阻检查依赖人工定期排查的方式,无法及时测得回路接触电阻的大小,导致的现有的继电保护跳闸回路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保护跳闸回路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使用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跳闸回路中,由于从跳闸出口压板经过跳闸保持继电器线圈,再经过断路器位置接点到跳闸线圈,整个回路从保护小室到室外开关场地,涉及的电缆较长,在中间环节难以避免二次电缆断线、端子排端子松动、压板接触不良或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跳闸回路接触电阻增大的问题,最终引起跳闸回路失效,造成开关拒动,甚至可能引发电网事故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现有的继电保护跳闸回路接触电阻检测装置缺乏对接触电阻的检测回路,无法准确测得回路接触电阻的大小,导致了现有的继电保护跳闸回路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继电保护跳闸回路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及方法,现有的继电保护跳闸回路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继电保护跳闸回路接触电阻检测装置,与跳闸回路关联设置,所述跳闸回路包括:位置继电器、跳闸出口压板、跳闸保持继电器、跳闸线圈、保护跳闸接点和断路器位置接点,电压源正极、所述保护跳闸接点、所述跳闸出口压板、所述跳闸保持继电器的线圈、所述断路器位置接点、所述跳闸线圈和电压源负极依次串联,所述跳闸保持继电器的接点与所述保护跳闸接点及所述跳闸出口压板并联,所述位置继电器和所述跳闸保持继电器的线圈并联,所述继电保护跳闸回路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回路;
所述检测回路包括:检测开关、检测电阻和控制器;
所述电压源正极、所述检测开关与所述检测电阻依次串联,且与所述保护跳闸接点并联;
所述跳闸保持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位置继电器的并联点和所述断路器位置接点之间设置有电流检测点;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开关断开或闭合,并根据从所述电流检测点获取到的第一状态电流、第二状态电流和第三状态电流,通过数值解方式,计算出所述跳闸回路的接触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电流为当检测开关断开时测得的跳闸回路电流值,所述第二状态电流为当检测开关闭合且检测电阻的阻值为第一预置阻值时测得的跳闸回路电流值,所述第三状态电流为当检测开关闭合且所述检测电阻的阻值为第二预置阻值时测得的跳闸回路电流值。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阻具体为可调电阻。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继电保护跳闸回路接触电阻检测方法,应用于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继电保护跳闸回路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跳闸回路的第一状态电流、第二状态电流和第三状态电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电流为当检测开关断开时测得的跳闸回路电流值,所述第二状态电流为当检测开关闭合且检测电阻的阻值为第一预置阻值时测得的跳闸回路电流值,所述第三状态电流为当检测开关闭合且所述检测电阻的阻值为第二预置阻值时测得的跳闸回路电流值;
获取电压源正、负极间的直流电压;
根据所述第一状态电流、所述第二状态电流、所述第三状态电流、所述第一预置阻值、所述第二预置阻值和所述直流电压,通过数值解方式,结合预置的电路参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所述接触电阻。
可选地,所述电路参数计算公式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3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