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预制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0075.4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8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聂建国;杨悦;陈光;聂鑫;张猛;马云飞;樊健生;王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2/04 | 分类号: | E04C2/04;E04C2/06;E04C2/30;E04B5/02 |
代理公司: | 11551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恩涛;柯宏达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预制板 板支座 预制板 连接钢筋 顶面 连接结构 浇筑混凝土 装配式建筑 板底钢筋 边缘设置 楼板结构 施工 伸出 延伸 | ||
本公开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提供了混凝土预制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板本体,预制板本体的顶面为楼板结构完成面,以及板底钢筋。其中预制板本体的至少部分边缘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钢筋的凹槽,凹槽从所在的边缘向所在的边缘的内侧延伸。还提供了该混凝土预制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将混凝土预制板和板支座设置到位;在板支座两侧的凹槽中放置连接钢筋,并使连接钢筋的至少一部分伸出到板支座的顶面所在的区域;至少在凹槽中及板支座的顶面处浇筑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使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目前,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其做法是在预制混凝土楼板内设置桁架钢筋,桁架钢筋的顶部高出预制楼板的顶面,也就是说混凝土预制楼板的上表面并非结构楼板最终完成面,而是露出有桁架钢筋,在现场浇筑混凝土叠合层时将桁架钢筋覆盖,使之成为整体混凝土结构,共同承受荷载。
混凝土预制楼板上的现浇叠合层需要在现场浇筑大量混凝土,湿作业较多,并且叠合层混凝土的凝固需要一定时间,而预制墙等构件的支持需要固定在楼板上,这一工序必须要等叠合层混凝土凝固后才能进行,导致施工效率低。
通常,混凝土预制板的侧面需要伸出钢筋(胡子筋)以实现与相邻板块或板支座的连接,而胡子筋的存在极大的降低了混凝土预制板工业化生产的效率,并且不同项目、不同板块的胡子筋所需要的间距不尽相同,导致制作混凝土预制板的侧模重复利用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以下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混凝土预制板,包括:
预制板本体,由混凝土预制形成,且所述预制板本体的顶面为楼板结构完成面;以及
板底钢筋,设置在所述预制板本体的下部且被覆盖在所述预制板本体的内部;
其中,所述预制板本体的至少部分边缘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钢筋的凹槽,所述凹槽从所在的边缘向所在的边缘的内侧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预制板本体为矩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板底钢筋为钢筋网。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预制板本体的上部设有板顶钢筋,且所述板顶钢筋被覆盖在所述预制板本体的内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板顶钢筋为钢筋网。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凹槽在所述预制板本体的边缘均匀地间隔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断面为矩形、梯形、V形或门洞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预制板本体的内部预埋有管线,所述预制板本体为矩形;
所述预制板本体的四个角部设置有扩大的凹槽,所述管线伸出到所述预制板本体四个角部的所述扩大的凹槽内以进行连接;或者所述管线从所述预制板本体的侧面伸出以进行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为凹凸不平的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波纹槽,以形成所述凹凸不平的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凹槽从所在的边缘向所在的边缘的内侧延伸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宽度相同或者所述凹槽的宽度变大,以形成外窄内宽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00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花用龙骨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基斜柱型点阵夹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