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废弃线路板细粒级破碎产物中回收金属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79341.1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6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文;王海锋;何亚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3C7/00 | 分类号: | B03C7/00;B03C7/12;B02C21/00;B02C23/14 |
| 代理公司: | 32249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孟捷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线路板 电场 荷电 破碎产物 摩擦 金属颗粒 水平电场 细粒级 电荷衰减特性 回收有价金属 金属 机械搅动式 资源化回收 荷电装置 回收金属 相反电荷 重力作用 有机质 电荷 集料槽 摩擦电 无机质 两边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废弃线路板细粒级破碎产物中回收金属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废弃线路板资源化回收领域。本发明利用废弃线路板破碎产物中有机质、无机质、金属组分的摩擦荷电以及电荷衰减特性差异,采用摩擦电选的方法从废弃线路板细粒级破碎产物中回收有价金属。首先借助机械搅动式摩擦荷电装置强化颗粒间的摩擦荷电,在颗粒充分摩擦荷电后进入电场中,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带有相反电荷在水平电场力的作用下分别向电场两边移动,金属颗粒荷电强度较弱且电荷消失较快,进入电场后金属颗粒受水平电场力的影响较小,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电场中间的集料槽,最终实现有机组分、无机组分、以及金属组分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线路板资源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废弃线路板细粒级破碎产物中回收金属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剧,各类报废电子产品的数量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而作为电子产品的必备器件,废弃线路板的产量也急剧增加。废弃线路板中含有大量的铜、铝、锡等有价金属,属于高品位“金属矿山”,极具回收价值。此外,废弃线路板作为危险废物之一,如不能有效的资源化处理,将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废弃线路板中金属组分的高效回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常用的物理分选方法主要有重力分选、浮选、以及电晕静电分选,重力分选与电晕静电分选对于细粒级破碎产物的分选效率较低,浮选法虽然能实现细粒级金属与非金属的分选,但浮选过程中需要水介质,容易产生水污染。因此,采用一种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细粒级线路板破碎物料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废弃线路板细粒级破碎产物中回收金属的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无污染,在环境友好前提下实现了废弃线路板细粒级破碎产物中有价金属的高效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从废弃线路板细粒级破碎产物中回收金属的装置,包括入料装置、电动装置、摩擦荷电装置和静电分选装置,所述摩擦荷电装置上设置有入料装置,所述电动装置底部连接有搅动棒,搅拌棒自摩擦荷电装置的上方伸入其中,电动装置带动搅拌棒在摩擦荷电装置中旋转,所述摩擦荷电装置的底部与静电分选装置连通,所述静电分选装置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纵向的电极板,其中一个电极板外接负极电源,另一个电极板外接正极电源,所述静电分选装置内底面设置有集料槽。
进一步的,纵向设置的搅拌棒上带有横向的搅拌齿,强化摩擦荷电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装置的转速可调,通过调节转速可控制摩擦荷电的强度。
进一步的,两个电极板平行设置,负极电源和正极电源均为电压可调式电源,水平电场来源于两块竖直平行的电极板,并且电极板分别与电压可调的正、负极高压电源相连,通过调节两端电压可控制电场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集料槽自负极电源至正极电源方向依次分隔为5个。
进一步的,所述集料槽下方设置有集料槽编号。
进一步的,所述集料槽自负极电源至正极电源方向依次为集料槽编号A、B、C、D、E。
一种从废弃线路板细粒级破碎产物中回收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机械破碎后的废弃线路板进行筛分,获得细粒级破碎产物,在分选过程中利用螺旋给料机将细粒级破碎产物给入到摩擦荷电装置中,在电动装置带动下搅动棒快速转动,使细粒级破碎产物在摩擦荷电装置中激烈碰撞摩擦,细粒级破碎产物中各组分依据自身荷电特性带有不同电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9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