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暖型包芯中空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7583.7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0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董勤霞;马仁和;林世芬;胡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2G3/04;D02G3/36;D06C7/02;D06P3/66;D06P5/04;D06P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高振红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暖 型包芯 中空 针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暖型包芯中空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织造工艺:准备原材料棉纤维、蓄热发热纤维、中空化纤长丝、木代尔纤维,四合一混纺包芯双层结构纱线,中空化纤长丝作为纱芯,编织成平针全部添纱组织;(2)预定型工艺:将步骤(1)制得的面料进行预定型,定型温度设置为180‑195℃;(3)染色工艺:染色过程包括前处理、染棉和后处理工艺流程(4)烘干:染色完成后振烘,烘干温度120‑150℃;(5)拉幅定型:烘干后再次加柔软剂最终定型,定型温度150‑190℃,车速18‑25m/min。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保暖型包芯中空针织面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低用量的情况下分别赋予面料优异的蓄热保暖及柔顺性能,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暖型包芯中空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纺织品面料层出不穷,各种纺织面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往,为了提高针织内衣面料的保暖效果,常规的做法是将纺织面料加层、加厚、涂层,这不仅造成面料厚重、透气性差,同时大大影响了面料的质感及其服用的舒适性。近两年,也有轻薄保暖面料的开发,但是产品的物理性能和保暖性能往往不够理想。如用中空纤维开发的保暖面料只是通过阻止热量逃逸达到保暖,并不具有发热性。因此,阻止热量逃逸的效果不够理想,达不到较好的保暖效果;如用蓄热发热纤维纺纱制成的保暖面料,它虽然能释放出热量,但没有达到最佳阻止热量逃逸的能力,导致最终也没有真正达到最佳的保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暖型包芯中空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保暖型包芯中空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织造工艺:准备原材料棉纤维、蓄热发热纤维、中空化纤长丝、木代尔纤维,四合一混纺包芯双层结构纱线,中空化纤长丝作为纱芯;选用机型为34英寸24G的单面开幅机编织成平针全部添纱组织;
(2)预定型工艺:将所述步骤(1)制得的面料进行预定型,定型温度设置为180-195℃,定型后克重为245-255g/SQM,门幅为165-175cm,车速为22-26m/min,定型时间1.8-2.2min;
(3)染色工艺:染色过程包括前处理、染棉和后处理工艺流程:
a.前处理工艺流程:常温下先加入前处理助剂,以2-4℃/min的速率升温到96-98℃,保温40min后以3℃/min的速率降温至70-75℃排水,然后水洗2次,冰醋酸洗1次,过氧化氢酶洗1次;
b.染棉工艺流程:38-40℃加入棉染色助剂和中温或高温活性染料,以2℃/min的速率升温到55-85℃,加入纯碱后保温45-60min,排水;
c.后处理工艺流程:棉染色完成后用清水、冰醋酸、净洗剂清洗,最后加软油精柔软;
(4)烘干:染色完成后振动松式烘干,烘干温度120-150℃;
(5)拉幅定型:烘干后再次加柔软剂最终定型,定型温度150-190℃,车速18-25m/min。
进一步地,步骤(1)中各成分重量比例为:棉纤维30%-50%、蓄热发热纤维20%-40%、中空化纤长丝5%-15%、木代尔纤维10%-30%。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中各成分重量比例为:棉纤维35%-45%、蓄热发热纤维25%-35%、中空化纤长丝8%-12%、木代尔纤维15%-25%。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中各成分重量比例为:棉纤维40%、蓄热发热纤维30%、中空化纤长丝10%、木代尔纤维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7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