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类放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6278.6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8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开达;王好学;李鹏飞;张洪亮;周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1 | 分类号: | A01K61/51;A01K63/00;B63B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类放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类放流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不仅放流操作方便,而且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的人工螺类放流时,需要打包螺类苗种,导致螺类苗种的外壳破损,而影响螺类苗种的放流成活率的螺类放流装置。它包括水泵、总管道、上端开口的苗种养殖箱、若干由左往右依次分布在苗种养殖箱内的浮动附着板、若干与浮动附着板一一对应的导向结构、若干与浮动附着板一一对应的自驱动冲水装置,苗种养殖箱的底壁设有竖向放流管,竖向放流管内设有可取出的活塞。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苗种养殖箱的前后两内侧壁上的竖直导槽,浮动附着板插设在对应的导向结构的竖直导槽内;自驱动冲水装置包括阀芯套及依次连通的上阀套、中阀套与下阀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螺类放流装置。
背景技术
螺类放流是指螺类在进行人工繁殖育苗后,再将其释放到螺类资源出现衰退的海域中,使螺类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目前螺类的放流方式一般是,在苗种养殖箱内进行人工繁殖育苗后,将螺类苗种养殖箱内的苗种倒出,进行打包;接着将苗种打包后,由放流船运至放流海域;再接着,由人工操作,将苗种抛洒到海域内,该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操作者往往将苗种集中倾倒到海域内。
目前的这种人工螺类放流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其一,螺类苗种在苗种养殖箱内人工繁殖育苗后,需要将螺类苗种养殖箱内的苗种倒出,进行打包,这个过程中由于螺类苗种的外壳还比较脆弱,容易出现螺类苗种的外壳破损,而影响放流苗种的成活率;其二,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容易因集中倾倒,造成苗种投放面积小,影响放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仅放流操作方便,而且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的人工螺类放流时,需要打包螺类苗种,导致螺类苗种的外壳破损,而影响螺类苗种的放流成活率的螺类放流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类放流装置,包括水泵、总管道、上端开口的苗种养殖箱、若干由左往右依次分布在苗种养殖箱内的浮动附着板、若干与浮动附着板一一对应的导向结构、若干与浮动附着板一一对应的自驱动冲水装置,所述苗种养殖箱的底壁设有竖向放流管,竖向放流管内设有可取出的活塞;所述浮动附着板竖直分布,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苗种养殖箱的前后两内侧壁上的竖直导槽,所述竖直导槽的上端与苗种养殖箱的上端面相连通,所述浮动附着板插设在对应的导向结构的竖直导槽内;所述浮动附着板为空心板,浮动附着板的内腔构成注水腔,浮动附着板的左右两个板面上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细孔,所述细孔与空腔相连通,所述浮动附着板的左右两个板面上均设有前刮板组与后刮板组,所述前刮板组包括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前刮板,且前刮板靠近苗种养殖箱的前侧壁,后刮板组包括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后刮板,且后刮板靠近苗种养殖箱的后侧壁;所述自驱动冲水装置包括阀芯套及依次连通的上阀套、中阀套与下阀套,所述上阀套与下阀套的内径相同,所述中阀套的内径大于上阀套的内径,所述上阀套的上端穿过苗种养殖箱的底壁并与苗种养殖箱的内腔连通,上阀套与苗种养殖箱的底壁连为一体,所述下阀套的下端设有下接口,所述阀芯套的下端封闭,阀芯套的下端自上而下依次穿过上阀套、中阀套与下阀套,阀芯套与上阀套滑动密封连接,阀芯套与下阀套滑动密封连接,阀芯套的外侧面下部设有与阀芯套内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阀芯套的上端与对应的浮动附着板的底壁密封连接,且阀芯套的内腔与对应的浮动附着板的注水腔相连通;所述总管道的一端与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下接口分别通过支路管道与总管道相连,所述支路管道上设有开关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6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收棉田膜杂热压制板生产方法及加工线
- 下一篇:成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