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MU量测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完整参数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5892.0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潇潇;郑骁麟;郭凌旭;陈建;张杰;康宁;张志君;袁中琛;杜明;韩磊;赵玉新;丁一;宋红宇;梁海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7/02;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mu 线路 架双回线 完整 参数 辨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MU量测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完整参数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线路是否对称,分别建立同相序和非同相序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的阻抗模型;步骤2、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时刻PMU量测的参数辨识目标函数;步骤3、分别选取N个时刻和N+1个时刻的PMU量测,代入步骤2所建立的参数辨识目标函数,得到对应的参数辨识结果αN、αN+1;对于同相序线路,设定初值N=2;对于非同相序线路,设定初值N=4;步骤4、判断步骤3中的αN、αN+1是否满足|αN‑αN+1|≤λ,若满足则退出循环,完成参数辨识;若不满足,令N=N+1,返回步骤2重新计算,直到完成参数辨识。本发明能够准确、快速得到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阻抗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参数辨识技术领域,涉及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完整参数辨识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PMU量测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完整参数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使得电网越来越复杂。作为输送电能的载体,输电线路是电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输电线路的相关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计算具有重要意义。输电线路参数是电力系统进行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整定、暂态稳定计算、潮流计算以及故障测距等的基础资料。如果用于分析计算的输电线路参数误差较大,则会引起诸多问题。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对输电线路参数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时准确的获取输电线路参数是至关重要的。
因环境、输电走廊及建设成本限制等原因,城市电网中不换位同杆并架双回线(小于100km)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由于不换位同杆并架双回线的互阻抗不对称性,导致对其进行状态估计时,双回线无功功率的估计误差会大大超过所允许的范围。而目前并没有相关研究针对于短线路不换位同杆并架双回线的阻抗参数进行分析,因此,本发明对短线路不换位同杆并架双回线的阻抗参数进行研究,为实现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的状态估计以及精确的潮流计算打下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直观简单且能够准确、快速得到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阻抗参数的基于PMU量测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完整参数辨识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一种基于PMU量测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完整参数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线路是否对称,分别建立同相序和非同相序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的阻抗模型;
步骤2、根据步骤1所建立的阻抗模型,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时刻PMU量测的参数辨识目标函数;
步骤3、分别选取N个时刻和N+1个时刻的PMU量测,代入步骤2所建立的参数辨识目标函数,得到对应的参数辨识结果αN、αN+1;对于同相序线路,设定初值N=2;对于非同相序线路,设定初值N=4;
步骤4、判断步骤3中的αN、αN+1是否满足|αN-αN+1|≤λ,若满足则退出循环,完成参数辨识;若不满足,令N=N+1,返回步骤2重新计算,直到完成参数辨识。
而且,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
(1)对于垂直型同相序排列abc-a’b’c’和垂直型异相序排列abc-a’b’c’的同杆并架双回线,在不计线路对地电纳时,其线路阻抗Z可以表示为同相序1.1和非同相序式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