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7931.2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4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信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孙瑞峰 |
地址: | 401336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土壤 重金属 污染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冷水把碳酸钾溶解配成浓度在5%~10%的溶液,对土壤进行喷洒;S2、把EDTMPA溶解在热溶液里面,配制浓度为2%~5%的溶液;S3、把EDTMPA溶解于氨水中,配制浓度为2%~5%的溶液;S4、接S1步骤,7天后,利用喷洒设备喷洒A溶液,并取样分析PH值,当PH值达到6.5~7后停止喷A溶液,再取样分析重金属含量,如果重金属含量超标,再继续喷洒B溶液。本发明经过修复的土壤,不但去除了重金属的污染,而且同时还提供了作物生长需要的氮磷钾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便于后期土壤植被的恢复,且具有处理时间短,成本低,操作方便,原材料易购,适合面广,处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其中化学修复法是向土壤投入改良剂,通过对重金属的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或沉淀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选择经济有效的改良剂,常用的改良剂有石灰、沸石、碳酸钙、磷酸盐、硅酸盐和促进还原作用的有机物质,不同改良剂对重金属的作用机理不同,施用石灰或碳酸钙主要是提高土壤pH值,促使土壤中Cd、Cu、Hg、Zn等元素形成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结合态盐类沉淀。如当土壤pH6.5时,Hg就能形成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沉淀。经实验发现,在低石灰水平下,土壤有机质的羟基和羧基与OH-反应,促使土壤可变电荷增加,有机结合态的重金属增多,并且Cd2+与CO2-3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CdCO3。
现在传统的化学法土壤修复技术不能同时向处理后的土壤中添加氮磷钾元素,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且处理时间较长,处理效果不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冷水把碳酸钾溶解配成浓度在5%~10%的溶液,然后根据需要处理的土壤面积来选择合适的喷洒设备,处理面积大的用高压水泵,且喷嘴能雾化喷水,处理面积小用农用喷雾器喷洒,第一遍喷完后,24小时后,取样化验土壤的PH值,控制土壤PH值在8~10之间,如果PH值没有达到8,继续喷洒碳酸钾溶液,直到PH值在8~10之间为止;
S2、把EDTMPA溶解在热溶液里面,配制浓度为2%~5%的溶液,再在溶液中加入浓度为千分之一的槐糖脂,并搅拌均匀,为A溶液待用;
S3、把EDTMPA溶解于氨水中,配制浓度为2%~5%的溶液,其中,把溶液的PH值控制在6.5~7之间,再在溶液中加入浓度为千分之一的槐糖脂,并搅拌均匀,为B溶液待用;
S4、接S1步骤,7天后,利用喷洒设备喷洒A溶液,并取样分析PH值,当PH值达到6.5~7后停止喷A溶液,再取样分析重金属含量,如果重金属含量超标,再继续喷洒B溶液,24小时后,继续取样分析重金属含量,如果没达标,还要继续喷3遍B溶液,一直到合格为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碳酸钾作为土壤疏松剂,用于提高土壤的PH值,而且可以和部分重金属离子生成不溶物,并且又给土壤提供了钾营养素。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槐糖脂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污染土壤的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信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信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7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