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银纤维材料的手机辐射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6964.5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培伟;李蔚媛;梁钊毓;陈友纯;王雪婵;刘思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C11/00 | 分类号: | A45C11/00;A45C13/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纤维 材料 手机 辐射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银纤维材料的手机辐射防护装置,包括长方形结构的本体,本体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之间设置有银纤维夹层,本体开口处设置有抽绳。本发明采用内嵌银纤维结构,可以在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手机的辐射水平,防止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累积效应,且具有轻便、美观、经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辐射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银纤维材料的手机辐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自手机出现以来,尤其是智能手机的问世,使手机的普及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据全球行动通讯系统协会(GSMA)公布报告,2017年全球手机用户将破50亿,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有关手机辐射危害的争议也长期存在。尽管手机厂商一致声称手机是安全的,但并没有哪家厂商明确否认手机与健康之间的关联性。
本世纪初期,美国专家学者发起关于电磁辐射影响的大讨论,项目研究发现,来自手机的射频辐射会导致大鼠罹患某些类型癌症的几率上升,证明电磁辐射确实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从此国内外开始了关于电磁辐射的研究。
国际MPRⅡ防辐射安全规定在50cm距离内必须小于等于25V/m的辐射暴露量,若是高于25V/m的辐射暴露量,那么人体就会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于是开始有了防辐射的相关概念。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表示,手机、无线设备、雷达、广播和电视发射装置所产生的射频电磁场可能会增加人类罹患脑胶质瘤的风险,把来自手机的电磁辐射归类为可能的致癌因素。从此,国外的防辐射服开始发展,甚至出现了一段时间的防辐射服热潮。
有相关研究发现:手机在浏览网页、播放视频、正常通话以及挂断瞬间状态下的电磁辐射基本都在安全范围以外,而在呼叫状态和通话瞬间状态下,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严重超标。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手机者可能出现疲乏、恶心、听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情绪激动、入睡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大功率的手机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美国癌症治疗基金会对一此癌症病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有电磁辐射的场所附近工作的人发病几率是正常人的24倍。目前,国际上电磁波屏蔽发展很快,我国在电磁屏蔽材料领域中相对滞后,开发应用的品种也较少,电磁屏蔽性能低,未形成产品的系列化和产业化。国外对金属化织物辐射屏蔽材料研究开展得较早,20世纪80年代就已工业化生产,如美国20Matasolg、德国Baymetex、荷兰Devex以及日本高濑染工、东丽等公司。
随着纺织、化学和材料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前期金属丝和普通纱线混编织物、金属纤维和集体纤维混纺织物及化学镀层织物中又新增添了多种新型电磁辐射防护织物,包括导电高聚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等。国内外通过改进纺纱工艺提高生产技术,相继开发出了多种防护织物以适应市场需要。
但是国内外鲜有关于手机辐射屏蔽材料性能的研究,并未明确提出能够有效屏蔽手机辐射的材料,在屏蔽手机辐射的同时,手机信号是否会受到削弱进而影响其正常使用也有待考证。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也缺乏对不同材料屏蔽效果的对比,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在售手机防辐射装置,采用的材料千奇百怪,而真正能起到防辐射作用的少之又少,不良商家们更是靠着辐射防护的热度大肆吹嘘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往往无法分辨什么材料能真正起到屏蔽手机辐射的作用,什么防护装置是最可信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银纤维材料的手机辐射防护装置,通过测量并模拟手机辐射的空间分布,针对不同材料对手机辐射的防护作用,选择辐射防护效果好、成本较低的材料作为手机辐射防护装置的制作材料,设计一款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轻便美观且拥有良好的防辐射效果的手机辐射防护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银纤维材料的手机辐射防护装置,包括长方形结构的本体,本体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之间设置有银纤维夹层,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天线槽,天线槽设置在内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6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结构
- 下一篇:转子初始角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