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6560.6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4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吉;陈晓伟;张虹波;杨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姜学德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包括基坑,还包括连接板、第一固定锚、第二固定锚、定位方杆、防护板、锁紧块;所述第一固定锚、第二固定锚分别插入基坑的基体内;所述第二固定锚的上端部与定位方杆连接;所述定位方杆位于锁紧块的滑动槽内,所述定位方杆、锁紧块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定位方杆与基坑侧壁之间设有防护板;所述定位方杆、第一固定锚与连接板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板对基坑的坑壁处进行支撑,避免坑壁处的泥土出现塌陷;通过起重机直接吊起各个组件,节约安装、拆卸时间,且可以多次进行重复利用,节约成本,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挖方边缘的修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专利文献CN108005089A,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通过设置加固结构使得基坑边缘更加牢固,降低发生坍塌的风险。但是其施工时间长、不能多次使用和后期拆除难度较大的问题,不仅拖慢了施工进度,还增加了施工成本,且浪费大量的建筑材料,后期拆除时会产生较大粉尘,影响建筑工地附近的空气质量,不符合环保要求。
专利文献CN109403350A,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支护方法,通过支护桩、预应力锚索和排水井组合的支护结构实现了地下水位线较高的超深基坑的支护,后期无需拆除,但该支护结构适用于多地下水的超深基坑,且成本较高,支护结构复杂,推广适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发明提供一种加护牢固、稳定,操作方便的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包括基坑,还包括连接板、第一固定锚、第二固定锚、定位方杆、防护板、锁紧块;所述第一固定锚、第二固定锚分别插入基坑的基体内;所述第二固定锚的上端部与定位方杆连接;所述定位方杆位于锁紧块的滑动槽内,所述定位方杆、锁紧块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定位方杆与基坑侧壁之间设有防护板;所述定位方杆、第一固定锚与连接板连接。
所述锁紧块为U型结构,其开口端朝向防护板。
所述锁紧块、定位方杆分别开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通过螺纹孔将锁紧块固定在定位方杆上。
所述防护板上、下两顶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配合连接。
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固定锚贯穿第一插接孔后插入基坑的基体内;所述定位方杆贯穿第二插接孔后与第二固定锚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起吊拉手。
所述第一固定锚上设有第一起吊孔;所述定位方杆上设有第二起吊孔。
所述第一固定锚、第二固定锚下端为圆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防护板可以对基坑的坑壁处进行支撑,避免坑壁处的泥土出现塌陷。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固定锚、定位方杆和锁紧块的配合可以对防护板进行固定。
3、本发明通过拧紧紧固螺栓可以使得防护板牢牢抵在基坑的坑壁处,使得坑壁处更加稳定。
4、本发明置的第一固定锚设置在基坑的坝体处,通过连接板可以对第一固定锚及定位方杆之间进行连接,进一步加强定位方杆的稳定性。
5、本发明设置的多个起吊孔,方便施工过程中的安装、拆卸,通过起重机可以直接吊起各个组件,节约安装、拆卸时间,且可以多次进行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6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数据平台BI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区域新风量智能调节方法及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