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侧墙窗下补强板成形矫正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5756.3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2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王俊元;邢丰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D22/20;B23K26/38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侧墙窗下补强板 成形 矫正 制造 方法 | ||
一种不锈钢侧墙窗下补强板成形矫正制造方法,涉及冲压工艺技术领域,解决现有侧墙窗下补强板成形方法存在成形困难,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等问题,在模具拉延成形过程中,采用双层塑料薄膜放置在坯料的上下两侧表面,获得成形后制件;利用三维激光切割机对成形后制件周边的辅料进行切除,并对切除后的制件进行成形校正;对校正后的制件,采用修形检测工装进行调修,获得侧墙窗下补强板。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成形矫正制造的窗下补强板工装制作提高弧形矫正效率,保证窗下补强板平面度,提高窗下补强板四边压马腿尺寸修复效率;窗下补强板除皱方法顺序确定,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窗下补强板弧形、马腿深度点、线、面合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侧墙窗下补强板成形矫正制造方法,本发明适用于城铁车窗下补强板制造加工成形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侧墙采用全新结构,补强板采用模具拉延成形、震锤矫正成形,拉伸量接近材料极限,成形困难。模具经过先后多次修理、更改,仍无法满足图纸要求。震锤矫正成形、手工调修多人参与用时较长,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给车体钢结构造成极大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侧墙窗下补强板成形方法存在成形困难,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等问题,提供一种不锈钢侧墙窗下补强板成形矫正制造方法。
一种不锈钢侧墙窗下补强板成形矫正制造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在模具拉延成形过程中,采用双层塑料薄膜放置在坯料的上下两侧表面,获得成形后制件;
步骤二、利用三维激光切割机对步骤一成形后制件周边的辅料进行切除,并对切除后的制件进行成形矫正;
步骤三、对步骤二矫正后的制件,采用修形检测工装进行调修,获得侧墙窗下补强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在模具拉延成形过程中,利用双层塑料薄膜代替拉延油,双层塑料薄膜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保证材料充分均匀的延展,避免由于局部材料变形过大而导致拉裂现象,同时允许成形过程对零件施加足够大的压边力,从而减少料件边缘褶皱的产生。
二、窗下补强板工装制作提高弧形矫正效率,保证窗下补强板平面度,提高窗下补强板四边压马腿尺寸修复效率;
三、窗下补强板除皱方法顺序确定,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窗下补强板弧形、马腿深度点、线、面合格。
四、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窗下补强板拉延产生褶皱、裂痕控制;
(2)利用三维激光去除周边辅料。
(3)窗下补强板褶皱去除,弧形修复;
(4)窗下补强板修形工装研制;
(5)窗下补强板种类多,调修效率低。
五、本发明所述的侧墙窗下补强板拉延成形采取方法掌控,降低废品率,减少窗下补强板褶皱,提高震锤成形矫正效率,提升侧墙窗下补强板一次成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不锈钢侧墙窗下补强板成形矫正制造方法中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坯料上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图2a为窗下补强板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A-A视图,图2c为图2b的B-B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不锈钢侧墙窗下补强板成形矫正制造方法中窗下补强板拉延成形的示意图;
图4为窗下补强板产生褶皱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不锈钢侧墙窗下补强板成形矫正制造方法中窗下补强板调修检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5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