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回收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5679.1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孟旗;江盛阳;吴雷;余龙红;丁昱文;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回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油气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分离:来自上游装置的油气送至分馏塔进行分离,分馏塔塔底与侧线分别采出油浆、柴油以及回炼油,塔顶气相经冷却后送至一级气液分离罐,罐顶气相经再次冷凝后送至二级气液分离罐,罐底液相部分送回分馏塔塔顶,其余部分送至轻重汽油分离塔;二级气液分离罐罐顶气相经压缩后送至轻重汽油分离塔,罐底液相经升压后也送至轻重汽油分离塔;
(2)轻重汽油分离:来自二级气液分离罐的物料进入轻重汽油分离塔,塔顶馏出气相经冷凝进入塔顶回流罐Ⅰ,塔顶回流罐Ⅰ罐顶气相经压缩后送至轻烃-轻汽油分离塔,罐底液相增压后送至轻烃-轻汽油分离塔,轻重汽油分离塔的至少部分塔底液相作为重汽油产品采出;
(3)轻烃-轻汽油分离:来自轻重汽油分离塔塔顶回流罐Ⅰ的物流进入轻烃-轻汽油分离塔,塔顶馏出气相进入塔顶回流罐Ⅱ,塔顶回流罐Ⅱ罐顶气相经压缩冷却后送至气液分离罐,罐底液相增压后送至气液分离罐,塔底液相作为轻汽油采出;
(4)第二气液分离:物料在气液分离罐内进行混合、气液平衡后,再次分离出气相与液相,然后分别进行除杂;
(5)气相除杂:气液分离罐罐顶气相依次在富气脱硫塔内以贫胺液为吸收剂脱H2S和CO2,在富气碱洗塔内采用碱液脱除硫醇后送至后冷器;
(6)液相除杂:气液分离罐罐底液相依次在液态烃脱硫塔内脱除H2S和CO2,在液态烃脱硫醇反应器内采用碱液脱除硫醇后送至后冷器;
(7)冷却:气相和液相在后冷器内进行初步混合及冷却后送至进料罐;
(8)进料:来自后冷器的混合物流在进料罐内进行混合及气液平衡后,罐顶气相送至液化气回收塔,罐底液相送至脱甲烷塔;
(9)脱甲烷:来自进料罐罐底的液相在脱甲烷塔内将甲烷脱除,同时脱除少部分C2及C2以上的组分,脱甲烷塔塔顶气相送至液化气回收塔,塔底液相送至脱乙烷塔;
(10)脱乙烷:来自脱甲烷塔底的液相在脱乙烷塔内分离C2组分,分离出来的混合C2组分从脱乙烷塔塔顶采出或送至液化气回收塔,塔底C3以及C3以上的液相组分送至脱丙烷塔;
(11)脱丙烷:来自脱乙烷塔塔底的液相组分在脱丙烷塔内进一步分离,分离出来的C3组分从脱丙烷塔上部作为碳三产品采出,塔底作为碳四产品采出;
(12)液化气回收:液化气回收塔内,以重汽油为吸收剂回收塔内气相中的液化气组分,液化气回收塔塔顶气相作为干气产品采出,塔底液相返回至轻重汽油分离塔;
所述脱甲烷塔塔顶温度为10~30℃,压力为2.2~3.0MPaG,塔底温度为60~100℃;
所述脱乙烷塔塔顶温度为5~20℃,压力为2.6~3.2MPaG,塔底温度为95~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3)丙烯精馏:将脱丙烷塔上部采出的碳三产品送至丙烯精馏塔进一步精馏,丙烯精馏塔塔顶气相作为丙烯产品采出,塔底液相作为丙烷产品采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装置的油气含有H2、C1~C4轻烃、汽油、柴油和重油,所述上游装置为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和延迟焦化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馏塔塔顶的操作温度为100~140℃,压力为0.1~0.35MPaG;
所述一级气液分离罐的操作温度为60~85℃,压力为0.07~0.32MPaG;所述二级气液分离罐的操作温度为35~50℃,压力为0.03~0.28MPaG;
所述轻重汽油分离塔塔顶的操作温度为55~80℃,塔底操作温度为130~170℃,操作压力为0.2~0.6MPaG;所述轻烃-轻汽油分离塔的操作温度为55~85℃,操作压力为1.0~1.3MPaG;所述重汽油的初馏点为65~85℃,所述轻汽油的干点为60~80℃;
所述富气脱硫塔的操作温度为35~45℃,操作压力为2.0~2.8MPaG;所述液态烃脱硫塔的操作温度为35~45℃,操作压力为2.0~2.8MPaG;
所述进料罐的操作温度为5~20℃,操作压力为1.9~2.7MP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56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气回收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