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层气井的排采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1135.8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胡秋嘉;张光波;刘春春;贾慧敏;毛崇昊;祁空军;樊彬;李俊;张庆;刘昌平;何军;李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E21B43/26;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贾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 气井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井的排采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油气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对煤层气井中的煤层气进行排采过程中,确定压裂液入煤层液量、第一目标煤层的解吸压力、第二目标煤层的解吸压力和井底流压,以及第一目标煤层和第二目标煤层之间的液柱压力;根据压裂液入煤层液量、第一目标煤层的解吸压力、第二目标煤层的解吸压力和井底流压,以及第一目标煤层和第二目标煤层之间的液柱压力,确定煤层气井当前所处排采阶段;根据煤层气井当前所处排采阶段,选择对应的降压速度对煤层气井进行排水降压。本申请可以确定煤气层井所处排采阶段,并选择合适的降压速度进行排采,提高了排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层气井的排采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煤层气是存在于煤层及煤系地层的烃类气体,是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目前,可以通过双层合采方式对煤层气井进行排采,且在对煤层气进行排采时,以控制井底流压为核心,控制流压降液幅是通过控制套压和井筒内液柱压力。
但是,由于控制套压需要工作人员人为在现场进行调节,人为调节和环境天气影响易影响套压调节的精确性和及时性。而且控制井筒内液柱压力是通过调节排采降压速度,如果排采降压速度和时机制定的不适当,不仅会造成煤储层的伤害,而且会抑制煤层气井产能的释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煤层气井的排采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排采控制不准确且不及时,导致伤害煤储层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煤层气井的排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对煤层气井中的煤层气进行排采过程中,确定压裂液入煤层液量、第一目标煤层的解吸压力、第二目标煤层的解吸压力和井底流压,以及所述第一目标煤层和所述第二目标煤层之间的液柱压力,所述第一目标煤层和第二目标煤层为地层的多个煤层中的任两个煤层,且第一目标煤层的埋深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煤层的埋深;
根据所述压裂液入煤层液量、所述第一目标煤层的解吸压力、所述第二目标煤层的解吸压力和井底流压,以及所述第一目标煤层和所述第二目标煤层之间的液柱压力,确定所述煤层气井当前所处排采阶段;
根据所述煤层气井当前所处排采阶段,选择对应的降压速度对所述煤层气井进行排水降压,以实现对所述煤层气井的排采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压裂液入煤层液量,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煤层和所述第二目标煤层的总压裂液量和总返排液量;
将所述总压裂液量减去所述总返排液量,得到所述压裂液入煤层液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目标煤层的井底流压,以及所述第一目标煤层和所述第二目标煤层之间的液柱压力,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煤层的埋深、所述第二目标煤层的埋深和所述第二目标煤层的井底流压;
将所述第二目标煤层的埋深减去所述第一目标煤层的埋深,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煤层和所述第二目标煤层之间的埋深间距;
将所述埋深间距除以预设常数,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煤层与所述第二目标煤层之间的液柱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压裂液入煤层液量、所述第一目标煤层的解吸压力、所述第二目标煤层的解吸压力和井底流压,以及所述第一目标煤层和所述第二目标煤层之间的液柱压力,确定所述煤层气井当前所处排采阶段,包括:
在所述煤层气井中的压裂液注入完毕后,确定所述煤层气井处于压裂液返排阶段;
在所述煤层气井处于所述压裂液返排阶段时,获取所述煤层气井的产液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1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子设备的互联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