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变压器油泄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0644.9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强;刘荣海;郑欣;郭新良;杨迎春;许宏伟;孔旭晖;何运华;周静波;虞鸿江;宋玉锋;焦宗寒;陈国坤;杨雪滢;程雪婷;李宗红;代克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586 | 分类号: | G01N21/3586;G01M3/04 |
代理公司: | 11363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赫兹时域光谱 试纸 吸油 变压器油 样本 标准数据库 泄漏检测 未使用 测量 油浸式变压器 油气泄漏检测 对比数据库 特征吸收峰 部位表面 充分接触 试纸表面 样本光谱 油气泄漏 吸油纸 贴敷 变压器 光谱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变压器油泄漏检测方法,包括:建立标准数据库,测量未使用过的吸油试纸和涂有变压器油的吸油试纸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建立参照样品的光谱对比数据库。获取样本光谱:取一张未使用过的吸油试纸作为样本吸油试纸,将所述样本吸油试纸贴敷于待测部位表面,让试纸表面与待测部位保持充分接触,测量所述样本吸油试纸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判断,根据所述样本吸油纸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的特征吸收峰,与所述标准数据库进行对比,判断变压器异常积污部位是否发生油气泄漏。本申请提供的变压器油泄漏检测方法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可以对油浸式变压器的异常积污部位实现准确、有效的油气泄漏检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变压器油泄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浸式变压器以其较低的制造成本,较高的过载能力和较大的环境适应能力等优点,被普遍应用于在冶金、机械、化工和输变电等领域,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变压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油浸式变压器会由于工作环境、负荷状态、后期维护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出现程度不同的渗油或滴油现象。
变压器油的泄漏较之其他设备介质的泄漏有着更大的危害性。一方面,变压器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族饱和烃,芳香族不饱和烃等化合物,漏油不仅会浪费大量绝缘油,还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漏油会导致变压器中的油量减少,进而引起变压器的异常温升,使变压器的劣化速度加快,大大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泄漏程度的大小,变压器油的泄漏可以划分为轻度泄漏和重度泄漏。重度泄漏的特征是渗漏处出现残油痕迹或出现滴油,这种泄漏会在变压器的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污斑,污染变压器的外观形象,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巡检人员可以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确定泄漏位置并对泄漏部位进行检修维护。
轻度泄漏会在泄漏部位很小的范围内形成极薄的油膜,这些油膜对灰尘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通常情况下这些泄漏部位积累的污秽会比其他部位多一些。但是,仅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很难区分这种积污现象是否与油气泄漏有关,影响对变压器泄漏情况的判断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变压器油泄漏检测方法,以解决变压器轻微油气泄漏难以准确判断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变压器油泄漏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标准数据库,测量未使用过的吸油试纸和涂有变压器油的吸油试纸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建立参照样品的光谱对比数据库;
步骤(2):获取样本光谱:取一张未使用过的吸油试纸作为样本吸油试纸,将所述样本吸油试纸贴敷于待测部位表面,让试纸表面与待测部位保持充分接触,测量所述样本吸油试纸的太赫兹时域光谱;
步骤(3):判断,根据所述样本吸油纸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的特征吸收峰,与所述标准数据库进行对比,判断变压器异常积污部位是否发生油气泄漏。
可选的,所述步骤(2)还包括:
取样部位清污,利用物理手段对待测部位的积污进行清理,使待测部位的表面裸露出来;
采集样本,取一张未使用过的吸油试纸,将试纸贴敷于清理过的待测部位表面,让试纸表面与待测部位保持充分接触。
可选的,所述物理手段包括:采用材质柔软的清污工具,在污垢表面沿着固定的方向来回清理,直至清理的面积足够贴敷吸油试纸,清理的深度能够保证待测部位裸露出来。
可选的,所述标准数据库包括试纸光谱和油样光谱,所述试纸光谱为未使用过的吸油试纸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的特征吸收峰,记为参照组1;所述油样光谱为涂有变压器油的吸油试纸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的特征吸收峰,记为参照组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