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环保的废气排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4190.4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2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倪飞;冯翼飞;刘兴亚;高华金;孙龙春;倪伟;张文彬;蒋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加福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9/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5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4537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废气 排放 装置 | ||
本发明涉喷漆车间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保的废气排放装置,包括废气收纳块,废气收纳块的一端焊接有第一传输管道,第一传输管道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手动控制阀,手动控制阀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碳虑催化热能产生结构,碳虑催化热能产生结构的一端通过输气管连接有抽气泵,抽气泵的顶端插接有热力传输管道。本发明通过在装置的内部进行了二次能源利用,并通过可再生能源配合使得装置在进行废气处理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与浪费,且通过多层过滤装置与高度杀菌装置的配合使得装置在对喷漆车间产生的废气进行了高度净化与杀菌,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废气处理能力,增强了排出空气的净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漆车间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环保的废气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排放处理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处理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本发明主要应用到喷漆车间废气处理的处理,为治理车间废气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常使用废气排放处理装置,但是,现有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能源浪费的情况,且净化排放的效果较差,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环保的废气排放装置。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环保的废气排放装置,包括废气收纳块,所述废气收纳块的一端焊接有第一传输管道,所述第一传输管道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手动控制阀,所述手动控制阀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碳虑催化热能产生结构,所述碳虑催化热能产生结构的一端通过输气管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顶端插接有热力传输管道,所述热力传输管道的一端焊接有蒸馏净化箱,所述蒸馏净化箱顶端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排气风扇,所述蒸馏净化箱的顶端焊接有排放口,是蒸馏净化箱的一侧焊接有第四传输管道,所述第四传输管道的一侧焊接有光媒质杀菌箱结构,所述蒸馏净化箱与光媒质杀菌箱结构之间通过第四传输管道连接,所述光媒质杀菌箱结构的一端通过管道焊接固定有异味去除箱结构。
优选的,所述碳虑催化热能产生结构包括第二传输管道、碳虑催化箱主体、定位卡板、蜂窝活性碳板、热力存储罐、插入式温升表、加热灯管固定块、电热灯、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三传输管道,所述碳虑催化箱主体的两端均焊机有第二传输管道,所述碳虑催化箱主体内部的底端焊接有定位卡板,所述定位卡板的内部插接有蜂窝活性碳板,所述碳虑催化箱主体顶端的一端插接有插入式温升表,所述碳虑催化箱主体的顶端固定有加热灯管固定块,所述加热灯管固定块的顶端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加热灯管固定块的内部通过螺纹固定有电热灯,所述碳虑催化箱主体的一侧焊接有第三传输管道,所述第三传输管道的另一侧焊接有热力存储罐。
优选的,所述光媒质杀菌箱结构包括避光箱体、旋拧固定块、紫外线灯和光媒质配合板,所述避光箱体内部的底端焊接有旋拧固定块,所述旋拧固定块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插接有光媒质配合板和紫外线灯。
优选的,所述异味去除箱结构包括第五传输管道、密闭主体、装配框架和PP棉瓦楞,所述密闭主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五传输管道,密闭主体的内部焊接有多个装配框架,所述装配框架的内部固定有多个PP棉瓦楞。
优选的,所述光媒质配合板的顶端与底端均覆盖有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光媒质配合板的材质为亚格力板。
优选的,所述电热灯的内部固定有电阻加热丝,所述电阻加热丝的材质为铁格铝。
优选的,所述热力存储罐与热力传输管道的外壁内均装夹有压缩隔热棉。
优选的,所述废气收纳块的一端、第三传输管道的一端和第四传输管道的一端均卡接有排气风扇。
优选的,所述蒸馏净化箱的一侧开设有内径为三十厘米的进、出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加福,未经倪加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4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风险评价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接口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