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涂层铝箔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3750.4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7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C01B32/184;C01B32/198;B05D7/14;B05D7/2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32358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212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箔 石墨烯 导电性能 涂层铝箔 炭黑 制备 附着力 石墨烯分散液 常规碳材料 聚丙烯树脂 氧化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导电介质 高度分散 加工性能 损失能量 粘接性能 综合性能 附着 改性 极片 浆料 电池 膨胀 脱离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涂层铝箔的制备方法,将制备的氧化石墨烯高度分散,使其能够均匀的附着在铝箔上,涂层厚度(双面)可以做到0.2~2μm,提高极片的导电性能,在不损失能量密度的情况下,使电池的容量到更好的发挥。并且在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炭黑作为导电介质,进一步增强其导电性能。另外,在Graphene/sp浆料中加入聚丙烯树脂液,加强石墨烯和炭黑在铝箔上的附着力,使石墨烯涂层与铝箔的粘接性能将大大提升,克服了常规碳材料所产生的膨胀脱离现象,使得改性后的石墨烯涂层铝箔较传统铝箔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实现以较低的成本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涂层铝箔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在锂电池的结构中,一般在铝箔表面涂覆由导电碳黑、活性物质锂盐和黏结剂混合而成的浆料作为阳极。由于通过改进铝箔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的成本低,所制作的电池性价比高,成为首选方案。通常在铝箔表面涂敷碳材料来改善铝箔与活性材料的粘接能力,但由于常规碳材料粒径较大,涂层厚度势必受到影响,这不仅会致使电池能量密度降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经过多次的充放电,铝箔表面的活性物质会逐渐膨胀,铝箔与活性物质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少,从而导致电池的各项性能逐渐下降。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二维纳米结构的新型碳材料,其具有超高的导电性能、超强的柔韧性,并且能有效的抑制常规碳材料改性铝箔所产生的膨胀脱离现象,同时可提高导电性能使电池容量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石墨烯涂层铝箔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石墨烯是由sp2杂化的碳原子构成的平面共扼结构,其片层间存在非常强的T-m作用以及范德华作用力,导致其分散性极差,严重制约了石墨烯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石墨烯改性铝箔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涂层铝箔的制备方法,采用高效石墨烯分散剂将制成石墨烯分散液,并将其涂覆在铝箔表面,制成石墨烯涂层铝箔。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墨烯涂层铝箔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石墨烯分散液:
S1-1:将石墨粉末、过硫酸钾、五氧化二磷加入浓硫酸,水浴加热并搅拌6h后,冷却至室温;然后使用离子水稀释清洗至中性,干燥后获得预氧化石墨粉;
S1-2:将S1-1中获得的预氧化石墨粉再加入到浓硫酸中,并在冰浴下剧烈搅拌,同时加入高锰酸钾、去离子水和双氧水进一步氧化,过滤后使用HCl清洗去除金属离子,并离心清洗至中性,获得氧化石墨烯;
S1-3:在步骤S1-2中获得的氧化石墨烯中加入高效石墨烯分散剂,然后在水中超声混合,制成10wt%的高度分散的石墨烯分散液;
2)制备石墨烯涂层铝箔
S2-1:取步骤S1-3中制备的石墨烯分散液与炭黑混合分散均匀,按质量分数计,石墨烯分散液:炭黑=1:1,超声分散1h,获得Graphene/sp浆料;
S2-2:向步骤S2-1中分散好的Graphene/sp浆料中添加丙烯酸树脂,再次充分超声搅拌分散2h,获得石墨烯涂料;
S2-3:将铝箔浸泡在步骤S2-2制备的石墨烯涂料溶液中15~30min,捞出后100℃下,真空烘干,获得石墨烯涂层铝箔半成品;
S2-4:将步骤S2-3制得的石墨烯涂层铝箔半成品进行退火处理1h,即获得石墨烯涂层铝箔成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S1-1中,所述石墨粉末、过硫酸钾和五氧化二磷加入量按重量份计分别为:石墨粉末2.5~3.5份、过硫酸钾2~3份、五氧化二磷2~3份;所述浓硫酸用量为石墨粉末量的0.5wt%。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S1-1中,所述水浴加热的温度为80℃;所述的干燥为室温干燥,干燥度为含水量低于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37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