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机端CAN报文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3676.6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华;文勇;王宇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12/951;H04L29/06;H04L12/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机端 can 报文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机端CAN报文传输方法,包括车载娱乐信息系统,车载娱乐信息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单元;中央处理器包括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以及硬件抽象层,应用层调用应用程序框架层接口将大数据量报文进行分包处理,分成若干包,并将若干分包数据存储至硬件抽象层的缓存中;应用程序框架层调用所述硬件抽象层接口,按照通信协议通过串口将分包数据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单元;微控制器单元将分包数据封装成若干长帧,微控制器单元以长帧的形式将分包数据发送至CAN总线上的对应节点。该传输方法能提升车机应用层到CAN总线的大数据量报文传输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机端的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机端CAN报文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机在整车电子系统中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除了集成导航、多媒体娱乐等传统功能外,还集成了语音辅助、人脸识别、4G网络、全景显示等辅助驾驶功能。随着车机性能越来越强大,其作为云端与车端的通讯与控制节点,是实现更多智能车联服务的平台型设备。由于整车ECU均挂载于CAN总线上,而大多数智能车联功能均需要车机的应用层软件与ECU通信,故而HU与CAN总线的数据传输格外重要。
受限于目前CAN总线性能,且总线负载率越来越高,对于车机端与CAN总线,大数据量的报文传输容易丢帧、重帧、耗时长传输效率低,成为了限制更多智能车载服务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机端CAN报文传输方法,解决因车机应用层与车机应用程序框架层接口的调用频次过多致车机应用层到CAN总线的大数据量报文传输速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机端CAN报文传输方法,包括: 车载娱乐信息系统(HU),所述车载娱乐信息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和微控制器单元(MCU);所述中央处理器(CPU)包括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程序框架层(FRAMEWORK LAYER)以及硬件抽象层(HALLAYER),所述应用层调用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接口将大数据量报文进行分包处理,分成若干包,并将若干分包数据存储至所述硬件抽象层的缓存(BUFFER)中;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调用所述硬件抽象层接口,按照通信协议通过串口(UART)将分包数据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单元;所述微控制器单元将分包数据封装成若干长帧,所述微控制器单元以长帧的形式将分包数据发送至CAN总线上的对应节点。由于HU的内存很大,应用层调用一次应用程序框架层接口,可将大量数据缓存到系统的硬件抽象层的BUFFER中,并同时将大数据量报文进行分包处理,分成若干包,一个分包通常包含许多长帧,一个长帧由多个普通的CAN报文帧结构构成,而应用层调用一次应用程序框架层接口可发送若干分包数据,那么应用层调用一次应用程序框架层接口就可发送数K、数M甚至更长的数据。相较于传统的应用层调用一次应用程序框架层接口发送一帧普通的八个字节的CAN报文,有效减少了应用层与应用程序框架层接口的调用频次,传输同样大小的数据,节省了从应用层到硬件抽象层的传输时间,分包的粒度视MCU的性能而定。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调用所述硬件抽象层,将分包数据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单元,并启动超时定时器,同时告知所述微控制器单元大数据量报文的总包数、分包数据的ID编号、分包数据的长度,所述微控制器单元接收到分包数据,会总包数、ID编号、长度进行比对验证,如有丢包、包序异常、重包或者CRC校验失败,则微控制器单元丢弃该包,并不响应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当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发现该包响应超时,则重传该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传输的报文的完整性。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微控制器单元将一个分包数据发送完成后,会告知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会继续发送下一个分包数据,直至大数据量报文全部传输完成,然后应用程序框架层将传送结果告知应用层的应用程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应用程序框架层不间断的发送分包数据。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帧为ISO15765标准的多帧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3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