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再热蒸汽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1358.6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凯;蔡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2G5/12;F22D11/06;F01K11/02;F01K13/00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嫚嫚;汤在彦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缸 高压缸 进汽口 排汽口 再热器 过热器 汽轮机 锅炉 蒸汽发电系统 再热蒸汽 中间再热 出口 分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间再热蒸汽发电系统,其包括锅炉、第一汽轮机和第二汽轮机,锅炉包括过热器、第一再热器和第二再热器;第一汽轮机包括第一高压缸和第一低压缸,第一高压缸的进汽口与过热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一高压缸的排汽口与第二再热器的进汽口相连通,第一低压缸的进汽口与第二再热器的排汽口相连通,第一低压缸的排汽口与过热器的入口相连通;第二汽轮机包括第二高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第二高压缸的进汽口与过热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二高压缸的排汽口与第一再热器的进汽口相连通,第二低压缸的进汽口与第一再热器的排汽口相连通,第二低压缸的排汽口与过热器的入口相连通。本发明能合理分配高温再热蒸汽,减少了系统总图占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间再热蒸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煤气作为钢铁企业炼铁工艺副产品,是一种优质的二次能源。高炉煤气发电项目属于国家重点鼓励推广的钢铁产业节能技术。目前大部分钢铁企业均配备了中温中压及以上参数的煤气发电机组,随着电力行业发展的饱和状态,汽机厂开始往高参数小型化汽机方向发展,超高压参数以上煤气发电项目应运而生。鉴于超高压(压力大于13.7MPa以上)中间再热发电机组相较于高温高压(压力大于8.83MPa,温度高于540℃)发电机组效率能提高25%以上,因此各个企业均在淘汰旧有发电机组改为超高压中间再热发电机组。
在某些钢企中有两台以上旧发电机组,其厂内原有的发电机运行还非常稳定,设备状态良好,并且其厂内用地非常紧张,无法再扩大总图占地。因此就产生了利旧原有发电机和厂房,仅改造锅炉和汽轮机的改造项目。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箭头方向为蒸汽的流动方向),当前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组均为一炉对一机(即一台锅炉100’对应一台汽轮机200’)的单元制热力系统。当遇到上述改造项目,如继续保持一炉对一机的单元制形式,总图占地会较大,整个设备布置不开。
两台发电机组的热力系统分单元制系统(如图1所示)和母管制系统(如图2所示)两种,相较于母管制系统,单元制系统中有一个设备故障停机时其对应的设备也需要停机,而母管制系统则运行起来比较灵活,有一个设备故障可以切除而不影响其他设备运行,但是,当两个汽轮机200’的负荷不一致时,汽轮机200’对两个高温再热蒸汽压力要求也不一样,如再热蒸汽采用母管制系统,必然会造成高温再热蒸汽无法分配,造成机组无法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一台锅炉带两台汽轮机并能有效降低系统总图占地和,且不会造成高温再热蒸汽无法分配的中间再热蒸汽发电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间再热蒸汽发电系统,其包括:
锅炉,其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过热器、第一再热器和第二再热器;
第一汽轮机,其包括第一高压缸和第一低压缸,所述第一高压缸的进汽口与所述过热器的出口能通断的连接,所述第一高压缸的排汽口与所述第二再热器的进汽口能通断的连接,所述第一低压缸的进汽口与所述第二再热器的排汽口能通断的连接,所述第一低压缸的排汽口与所述过热器的入口能通断的连接;
第二汽轮机,其包括第二高压缸和第二低压缸,所述第二高压缸的进汽口与所述过热器的出口能通断的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缸的排汽口与所述第一再热器的进汽口能通断的连接,所述第二低压缸的进汽口与所述第一再热器的排汽口能通断的连接,所述第二低压缸的排汽口与所述过热器的入口能通断的连接。
如上所述的中间再热蒸汽发电系统,其中,所述过热器的出口连接有高压蒸汽总管,所述高压蒸汽总管通过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一高压缸的进汽口连通,所述高压蒸汽总管通过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二高压缸的进汽口连通,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上均设有切断装置。
如上所述的中间再热蒸汽发电系统,其中,所述切断装置为电动闸阀或者气动闸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1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蒸汽锅炉用辅助自锁保护机构
- 下一篇:一种锅炉用压力定量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