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仓式超深地下立体智能车库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9276.8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辰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尹科峰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仓式超深 地下 立体 智能 车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仓式超深地下立体智能车库及其施工方法,地下车库由一个或多个标准仓组成。每个标准仓由停车位、PCS型智能立体停车升降系统、排风井道以及配套的消防设备和机电控制系统构成,可独立运行。地下车库采用基坑支护结构与车库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做法:即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护墙与车库主体外墙二合一,基坑支护结构的临时立柱与车库主体柱二合一,基坑支护结构的围檩、支撑与车库主体楼板、梁二合一。车库内部楼板、梁自上向下施工。外墙和临时立柱外包钢筋混凝土自下向上施工。本发明通过超深、标准化的停车仓设计,大幅增加停车位数量,极大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车库及其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仓式超深地下立体智能车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特别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停车难”已成为城市生活的新烦恼,城市停车位的价格的成倍上涨。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个停车位的刚性需求。但是城市中可利用的地上空间越来越少,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市中心地段,可利用场地狭小,若建造普通的地面停车库或地下停车库,除去车道等配套后所能提供的车位数量有限,土地的利用效率低,单个车位的费用很高。发明一种高效、经济的地下车库及其施工方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仓式超深地下立体智能车库及其施工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通过超深、标准化的停车仓设计,大幅增加停车位数量(比常规地下停车库停车效率提高15倍以上),极大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仓式超深地下立体智能车库,其特征在于:该地下车库由一个或多个标准仓组成,包括有单仓地下车库、双联仓地下车库、六联仓地下车库,六联仓地下车库向两侧拓展形成平面面积更大的多联仓地下车库。
进一步,标准仓均由停车位、PCS型智能立体停车升降系统、排风井道以及配套的消防设备和机电控制系统构成。本发明中的地下车库标准仓内均配有独立上下通道以及控制系统,可独立运行。PCS型智能立体停车升降系统以自动化方式送车到停车位,十分方便。排风井道解决地下车库的通风问题,保证空气畅通,维持车内舒适的空气环境。
进一步,该地下车库包括有最外围的外墙及内侧的内衬墙,外墙由基坑支护墙与车库外墙二合一形成,双联仓地下车库与多联仓地下车库内部设置支撑梁,支撑梁由上而下均匀的设置,支撑梁的外端部连接内衬墙,借助支撑梁将地下车库分隔成多个标准仓。本发明基坑支护墙底普遍进入下部硬土层或基岩,以保证基坑开挖的稳定性,同时隔断地下水。基坑开挖阶段基坑支护墙独立工作,待基础底板完成后,在基坑支护墙内侧增设车库外墙,由基坑支护墙和车库外墙协同工作,满足永久使用阶段要求。内衬墙可简化砖墙或较薄的钢筋混凝土墙。支撑梁不影响仓内车辆的停放以及升降。支撑梁在基坑开挖阶段,自上而下逐层施工。基坑施工完成后不拆除,作为永久结构使用。
进一步,基坑支护墙为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钢桩、SMW工法桩、地下连续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当使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墙时,主要由地下连续墙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在各类基坑支护墙中,地下连续墙刚度大、抗渗性强,最为适合。
进一步,内衬墙与基坑支护墙内设有围檩,围檩的内端与支撑梁连接。增强外墙、内衬墙及支撑梁的整体性,提升地下车库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
进一步,双联仓地下车库、六联仓地下车库与多联仓地下车库内设有立柱,立柱贯穿支撑梁,承受支撑梁的竖向荷载。立柱提供支撑力,加强支撑梁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辰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辰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9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