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绳冗余绕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3215.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5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起;胡星霞;赵瑞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部泰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08 | 分类号: | B66D3/08;B66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冗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起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丝绳冗余绕绳方法,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卷筒、平衡梁、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以及设置于动滑轮组上的吊钩;所述卷筒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条钢丝绳的出绳端头且每一所述钢丝绳分别绕经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中,每一所述钢丝绳的收绳端头分别固定于平衡梁上;每一所述钢丝绳的出绳端头和收绳端头均位于吊钩的两侧,本绕绳方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冗余功能并且能够在一根钢丝绳断裂后任然能保持吊钩稳定不偏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丝绳冗余绕绳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核电等特殊行业,为了保证吊装设备过程中的稳定可靠,对钢丝绳的绕绳常常要求冗余设计,常规的采用如图2、图3、图4中的绕绳方式,其中图2和图3为单绳绕绳方式,不具有冗余功能,图4为冗余绕绳方式,但每一钢丝绳的出绳端头和收绳端头均位于吊点的一侧,当一根钢丝绳断裂后,吊运货物会出现偏斜,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冗余功能并且在一根钢丝绳断裂后任然能保持稳定不偏斜的绕绳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绳冗余绕绳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丝绳冗余绕绳方法,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卷筒、平衡梁、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以及设置于动滑轮组上的吊钩;所述卷筒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条钢丝绳的出绳端头且每一所述钢丝绳分别绕经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中,每一所述钢丝绳的收绳端头分别固定于平衡梁上;每一所述钢丝绳的出绳端头和收绳端头均位于吊钩的两侧。
卷筒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条钢丝绳的出绳端头且每一钢丝绳分别绕经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中,每一所述钢丝绳的收绳端头分别固定于平衡梁上,形成冗余功能,在其中一根钢丝绳发生断裂时,另一根钢丝绳能够保持载荷,并完成吊装工作;在其中一根钢丝绳发生断裂时,吊钩承受的吊装载荷可通过一根钢丝绳的出绳端头和收绳端头承载,钢丝绳的出绳端头和收绳端头将受到横向和竖向的两个分力作用,将每一钢丝绳的出绳端头和收绳端头均位于吊钩的两侧,使钢丝绳出绳端头和收绳端头上受到的横向载荷可相互抵消,从而保持吊装机构平衡不倾斜,本绕绳方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冗余功能并且能够在一根钢丝绳断裂后任然能保持稳定不偏斜。
优选的,两条所述钢丝绳的出绳端头沿卷筒左右对称布置,收绳端头沿平衡梁左右对称布置,在绕绳时,使两条钢丝绳的出绳端头沿卷筒左右对称布置,收绳端头沿平衡梁左右对称布置,可使每条钢丝绳在出绳端头和收绳端头受力相近,避免两条钢丝绳受力差距过大导致其中一条钢丝绳断裂、从而可提高本机构的整体使用寿命、保证机构安全、提高起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定滑轮组是由以共轴线方式、且左右水平对称布置的定滑轮a和定滑轮b,所述动滑轮组是由以共轴线方式、且左右水平对称布置的动滑轮A、动滑轮B、动滑轮C和动滑轮D,所述吊钩设置于动滑轮B和动滑轮C之间的中间位置上,根据从出绳端头到收绳端头的绕线顺序,其中一根钢丝绳沿出绳端头依次绕经动滑轮B、定滑轮b和动滑轮D,收绳端头固定于平衡梁的一侧,另一根钢丝绳沿出绳端头依次绕经动滑轮C、定滑轮a和动滑轮A,收绳端头固定于平衡梁的另一侧,吊钩设置于动滑轮B和动滑轮C之间的中间位置上,根据从出绳端头到收绳端头的绕线顺序,其中一根钢丝绳沿出绳端头依次绕经动滑轮B、定滑轮b和动滑轮D,收绳端头固定于平衡梁的一侧,另一根钢丝绳沿出绳端头依次绕经动滑轮C、定滑轮a和动滑轮A,收绳端头固定于平衡梁的另一侧,从而形成以吊钩为中心,两根钢丝绳对称绕制,使每条钢丝绳各个部位受力均匀,避免吊装过程中一根钢丝绳由于局部受力过大断裂,同时有利于保持整个吊装平稳。
优选的,其中一根所述钢丝绳以交错方式绕经动滑轮C,另一根所述钢丝绳以交错方式绕经动滑轮D,其中一根所述钢丝绳以交错方式绕经动滑轮C,另一根所述钢丝绳以交错方式绕经动滑轮D,较依次顺绕的形式,钢丝绳与动滑轮接触部位受到的挤压力大,从而可避免钢丝绳沿动滑轮的凹槽内滑落,可提高吊装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部泰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部泰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3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言分类系统
- 下一篇:发光装置、发光模块以及发光装置和发光模块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