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搅拌式水下补裂防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3159.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陶俊;葛菲;吕亚茹;陈育民;戴元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5/06 | 分类号: | E02D15/06;E02B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晓彪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水下 防渗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式水下补裂防渗装置,包括搅动轴和支撑杆;搅动轴水平地设于支撑杆的底部,并由电机驱动转动;搅动轴为中空轴,轴壁设有若干喷浆孔,且外壁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若干搅拌叶片的环状凸起;搅动轴的一端闭合,另一端通过止推轴承接水泥浆泵送管。其采用泵送水泥浆与水底的粘土拌合的方式制备修补材料,旋转叶片可采用内向、外向、交错等安装形式,使水泥浆与土体的拌合物向内聚合,向两边分散或平整分布。解决了水下裂缝渗漏的修补难题,工程量小,操作简单,不用操作人员潜水修补裂缝,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施工安全性;适用于水库、湖泊、河道、老旧池塘、尾库矿等一系列水下渗漏修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裂防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搅拌式水下补裂防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国内河道、水库众多,自古便是水利工程建设大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下淤泥层受到水流冲刷、水位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难免在使用过程中形成裂缝。同时,许多老旧尾库矿也存在渗漏问题,严重危害环境,造成地下污染。
目前,对于水下裂缝的渗漏处理多采用潜水注浆或者大体积的抛入粘土形成粘土铺盖层。前者对于施工技术人员要求过高,且危险性较大;而后者需向水底抛入大量粘土,工程量大。
两相权衡,都不是解决水下裂缝的良方,亟需施工方便安全,成本低,工程量小的新技术处理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操作安全的搅拌式水下补裂防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搅拌式水下补裂防渗装置,搅动轴和支撑杆;
所述搅动轴水平地设于支撑杆的底部,并由电机驱动转动;
所述搅动轴为中空轴,轴壁设有若干喷浆孔,且外壁设有若干环状凸起(3);所述环状凸起用于固定若干搅拌叶片,
所述搅动轴的一端闭合,另一端通过止推轴承接水泥浆泵送管。
上述搅动轴外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底端和前端敞口;
所述搅动轴的两端与防护壳的两侧端轴固定,且电机置于防护壳的顶部,通过传动链条联动搅动轴转动。
上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于船体,控制装置通过支撑杆内部的线缆驱动电机;水泥浆泵送管的顶端接置于船体内的水泥浆泵。
上述搅拌叶片与搅动轴同轴向设置。
上述搅拌叶片的长度15~30cm,与环状凸起的连接方式包括:内向安装、外向安装、交错安装。
上述搅动轴的内径为5~10cm,外径为6~15cm,轴向长度为2~4m。
上述喷浆孔的直径为1~2cm。
上述环状凸起的圈宽为3~8cm,厚0.5~1cm,间距为20~40cm。
上述的一种搅拌式水下补裂防渗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防渗装置定位:根据事先渗漏检测结果定位,将船体开至水底渗漏位置的顶部;
S2、通过支撑杆缓缓下放水平搅动轴,使其停靠于渗漏位置前方,对其施压,使其进入表层土体;
S3、喷浆并搅拌:泵送水泥浆体,同时启动电机联动搅动轴转动,使搅拌叶片按一定速率旋转,将喷浆孔出的水泥浆与土体充分拌合;
S4、开动船体,缓慢沿着裂缝方向向前运动,汇聚于渗漏处的水泥浆体与土体的拌合物缓慢凝固,形成防渗加固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3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管道快速包封浇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整平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