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能表光电装置及红外发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2592.2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9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彬;李涛;刘锋;欧展鹏;李炳要;肖腾杰;陈怡威;钟洁丽;潘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刘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表 光电 装置 红外 发射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能表光电装置及红外发射控制方法,所述光电装置包括微控制单元、远红外接收电路、近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送电路、第一按键电路、第二按键电路、第三按键电路、远红外指示电路、近红外指示电路、光电校准电路,其中微控制单元的PD2引脚与远红外接收电路连接,微控制单元的PD1引脚、PC6引脚分别与近红外接收电路连接;微控制单元的PD0引脚与红外发送电路连接;微控制单元的PC5、PC4、PC3引脚分别连接第一按键电路、第二按键电路、第三按键电路;微控制单元的PC1、PC0引脚分别连远红外指示电路和近红外指示电路;微控制单元的ADC7引脚连接光电校准电路。通过本发明,整合红外发送和接收,解决现有使用不方便以及红外发射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表光电装置及红外发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式电能表的不断普及,电子式电能表的校准工作也不断趋于完善。虽然国内的电子式电能表基本上都在用有线脉冲信号来校准,但是在一些海外地区和国家,还在用LED脉冲灯信号来校准。国内校表台制造商还是把光电校准头作为标准配置。另外,较高级的电子式电能表都配备红外通讯口,国内的电能表采用远红外通讯口,国外则采用近红外通讯口。不论是光电头校表还是红外通讯,在校表台中这三个装置都是分离的,在实际使用中很不方便,且红外发射需要另外增加电路硬件,提高了实现红外发射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能表光电装置及红外发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国内外标准不一致导致使用不方便以及红外发射成本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能表光电装置,所述光电装置包括微控制单元、远红外接收电路、近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送电路、第一按键电路、第二按键电路、第三按键电路、远红外指示电路、近红外指示电路、光电校准电路,其中:
所述微控制单元的PD2引脚与所述远红外接收电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PD1引脚、PC6引脚分别与近红外接收电路连接;
所述微控制单元的PD0引脚与所述红外发送电路连接;
所述微控制单元的PC5、PC4、PC3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按键电路、所述第二按键电路、所述第三按键电路;
所述微控制单元的PC1、PC0引脚分别连接所述远红外指示电路和所述近红外指示电路;
所述微控制单元的ADC7引脚连接光电校准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单元的VCC引脚、AVCC引脚和AREF引脚分别连接电压输入端;
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多个GND引脚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远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光敏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光敏电阻包括VCC端、GND端和VOUT端,所述VCC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GND端接地,所述VOUT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PD2引脚;
所述第二电阻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VOUT端。
进一步地,所述近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二光敏电阻,其中:
第二光敏电阻其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另一端连接连接第四电阻一端;
所述第五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光敏电阻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PD1引脚;
所述第一三极管型号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PD1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PC6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2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