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量负控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0090.6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8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远亮;卢翔智;谷海彤;蔡妙妆;陈恺妍;陈劭华;李慧;杜锦阳;吴晓强;崔卓;彭正阳;陈少梁;温鑫;郑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鸿华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量 终端 | ||
本申请涉及计量负控终端,包括计量装置及传输管理装置;计量装置采用串行通讯接口连接传输管理装置;计量装置用于实现电能计量;传输管理装置用于实现电能管理及功能升级。采用了分离设置且相连接的计量装置及传输管理装置,计量部分功能简单可靠,能实现精确的电能计量,着重保证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程序升级的要求,安全可靠;管理部分在实现当前管理的需求基础上,着重于保证在功能需求增加或改变的情况下,软件能够实现升级,同时避免对计量部分的影响,保证计量数据准确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在长期运行模式下,不容易出现某个功能模块故障导致计量可靠性及准确度异常工作,保证计量可靠、稳定,计量数据准确及存储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负控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计量负控终端。
背景技术
负控终端用于现场服务与管理的终端设备,实现对专变用户的远程抄表、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客户用电负荷与电能量监控等功能。随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尤其现货市场建立以后,市场对计量装置的采集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计量装置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电力现货市场电量结算要求,在实时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为了提高终端产品的稳定性,需提高硬件使用寿命、计量可靠性与准确度、提高抄表、在线可靠性以及三防能力。
传统的负控终端主要由单片机、显示、存储器、负荷控制、通讯(RS-485/上下行模块)、ESAM模块、时钟单元、采集单元、键盘、遥控、看门狗、以太网、RS232、USB等组成。以往设计主要采用“单个MCU+专用电能计量模块”的设计思路,是将采样的信号传给计量模块、由计量模块算出各种点参量信息传给管理MCU单元进行处理。这种设计模式在运行模式下,尤其是大量、长期运行时,容易出现某个功能模块故障导致计量可靠性及准确度异常工作,这样无法确保计量可靠性及稳定性。
但是,在现在的监控系统中,一般都是采用报警传感器与监控系统主机直接相连的连接方式,当有些监控系统要设置几百、甚至几千个报警点时,采用该种连接方式将会造成施工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计量负控终端。
一种计量负控终端,其包括:计量装置及传输管理装置;
所述计量装置采用串行通讯接口连接所述传输管理装置;
所述计量装置用于实现电能计量;
所述传输管理装置用于实现电能管理及功能升级。
上述计量负控终端,采用了分离设置且相连接的计量装置及传输管理装置,计量部分功能简单可靠,能实现精确的电能计量,着重保证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程序升级的要求,安全可靠;管理部分在实现当前管理的需求基础上,着重于保证在功能需求增加或改变的情况下,软件能够实现升级,同时避免对计量部分的影响,保证计量数据准确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在长期运行模式下,不容易出现某个功能模块故障导致计量可靠性及准确度异常工作,保证计量可靠、稳定,计量数据准确及存储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量负控终端还包括系统电源模块,所述系统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计量装置及所述传输管理装置,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用于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量装置包括采样模块、计量模块及计量微控制单元;
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样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将采样得到的信号传给所述计量模块;
所述计量模块用于计算电参量信息且传给所述计量微控制单元;
所述计量微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电参量信息进行处理且通过串口传给所述传输管理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模块包括乘法器及分别与所述乘法器连接的电压变换器和电流变换器;所述计量模块包括相连接的电压/频率转换器及分频器、计数器;所述乘法器还与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连接,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还与所述计量微控制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00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