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粒重相关的OsGASR9基因及应用、蛋白质、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水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8016.0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伯;周勇;朱韵;梁国华;缪军;史双月;陶亚军;彭秀荣;李畅;杨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4;A01H5/10;A01H6/46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纪涛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达载体 水稻种子 水稻 基因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核苷酸序列 转基因水稻 基因插入 水稻单株 粒重 蛋白质 转化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粒重相关的OsGASR9基因及应用、蛋白质、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水稻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OsGASR9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将OsGASR9基因插入到载体后,得到的表达载体再转化到水稻中,使得OsGASR9基因在水稻中进行过表达,增加了水稻种子的粒长和粒宽,提高了水稻种子的千粒重,而且提高了水稻单株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粒重相关的 OsGASR9基因及应用、蛋白质、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水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持续稳定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水稻生产经过高产育种、超高产育种、超级稻育种和绿色超级稻育种等计划的实施,产量提高明显,实现了产需平衡略有余(程式华,中国农业科学,2016,49(2):205-206)。但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和自然资源减少,以及环境的恶化,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需求。粒重作为水稻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与产量形成密切相关(Shomura等,Nature Genetics,2008,40: 1023-1028;Zuo and Li,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2014,48:99-118)。
与传统育种相比,分子育种具有选择效率高、育种周期短等优势,而开展分子育种的基础是重要目标性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准确了解了目标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遗传效应才能开展分子育种。因此,挖掘水稻粒重调控相关基因,阐明其效应并应用于育种实践,就可以为开展水稻高产分子育种提供重要遗传信息和基因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粒重相关的OsGASR9基因及应用、蛋白质、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水稻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OsGASR9 基因具有提高水稻粒重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粒重相关的OsGASR9基因,所述OsGASR9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OsGASR9基因在提高水稻粒重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OsGASR9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所述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表达载体,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OsGASR9基因插入到初始载体中,得到表达载体。
优选的,所述初始载体包括pC1300Actin-3×Flag载体。
优选的,所述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水稻叶片总mRNA,将所述总mRNA反转录为cDNA,以所述 cDNA为模板用扩增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到扩增产物,将所述扩增产物与pLB-Simple载体连接、热击、转化大肠杆菌,将得到的转化物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阳性克隆,提取得到质粒;
所述扩增引物对包括扩增上游引物和扩增下游引物,所述扩增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扩增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质粒经Xma I和Xba I双酶切,得到OsGASR9 基因;将pC1300Actin-3×Flag载体经Xma I和Xba I双酶切,得到酶切载体;将所述OsGASR9基因和酶切载体经T4连接酶连接,得到表达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8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