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ZSM-5分子筛上构筑高分散高稳定性Pt基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036774.9 申请日: 2019-10-29
公开(公告)号: CN110756219B 公开(公告)日: 2021-08-20
发明(设计)人: 姜桂元;孙华倩;李宇明;张耀远;王雅君;赵震;徐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主分类号: B01J29/44 分类号: B01J29/44;B01J35/00;B01J37/00;B01J37/02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姚亮;张德斌
地址: 102249***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zsm 分子筛 构筑 分散 稳定性 pt 催化剂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在ZSM‑5分子筛上构筑高分散高稳定性Pt基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铂前驱体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溶剂形成澄清溶液,油浴回流,得到Pt颗粒悬浮液I;在ZSM‑5分子筛上采用原子层沉积法沉积TiO2薄膜,经过煅烧得到TiO2/ZSM‑5;向TiO2/ZSM‑5中滴加所述Pt颗粒悬浮液I,搅拌、离心、干燥,得到Pt/TiO2/ZSM‑5‑I;在Pt/TiO2/ZSM‑5‑I上采用原子层沉积的方法沉积Al2O3薄膜或TiO2薄膜,经过煅烧得到高分散高稳定性Pt基催化剂。相比于传统Pt/ZSM‑5分子筛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的金属粒子的分散性和抗烧结稳定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ZSM-5分子筛上构筑高分散高稳定性Pt基催化剂的方法,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中旬A型分子筛和X型分子筛投入工业生产及应用以后,分子筛合成与工业应用受到学术界及工业界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子筛的应用前景日益广泛,目前分子筛已经公开的应用领域遍布石油化工(CN108435236A)、环保产业(CN108404880A)、高新技术(CN108428807A)、建筑领域(CN108395212A)、生物工程(CN108409746A)、食品工业(CN108410658A)、医药(CN108439344A)等领域。随着分子筛合成和应用领域的发展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展,产业部门对分子筛的制备工艺、生产成本以及性能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科学家对分子筛创新及改性的研究。分子筛催化剂的发展方向也逐渐趋于环保、高效、节能、经济。金属改性的分子筛催化剂在石油化工领域中应用广泛,如:催化裂化(CN108219841A)、异构化(CN108355714A)、加氢裂化(CN108192666A)、芳构化(CN108435239A)、MTO(CN108435236A)、催化还原(CN108435238A)、催化氧化(CN108421558A)、聚合物生产(CN108383696A)、不饱和烃类氧化(CN107311194A)等石油化工过程。

目前金属改性的分子筛催化剂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金属在特定载体上分散性差。对于一个特定的反应,在双功能催化剂的设计中,由于反应条件的限制,大多情况下金属和分子筛载体之间相互作用较弱,很难实现金属的均匀分散。二是金属组分易烧结的问题。在高温反应中,负载型金属/分子筛催化剂的金属组分易发生团聚,造成活性位利用率差,催化剂失活。

目前提高金属纳米粒子的抗烧结稳定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①添加金属助剂,例如CN1167654A、CN107051434A、CN108435171A、CN107335421A等公开的方法。

②优化载体和金属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CN108311139A、CN101534944A、CN108380218A、CN108435207A等公开的方法。

③利用介孔材料孔道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内部笼的限域效应、利用特定分子筛封装,例如CN108409979A、CN108295906A、CN108067294A、CN107331877A、CN107413344A、CN107890881A、CN107694611A等公开的方法。

但上述方法同时有各自的针对性或局限性,如某些催化反应本身对载体就有要求,报道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特定结构或性质的载体;或者发挥限域作用材料的厚度不易精细调控;有的提升金属抗烧结的能力幅度有限、特别是用于高温催化反应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演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ZSM-5分子筛上构筑高分散高稳定性Pt基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构筑中间层及覆盖层来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分散性及抗烧结稳定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