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通道共透镜式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6643.0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9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付跃刚;刘博文;刘智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通道 透镜 光学系统 | ||
1.双通道共透镜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同一光轴、从物面到像面(7)依次包括:光焦度为负的凸透镜一(1)、光焦度为负的凹透镜一(2)、光焦度为正的凸透镜二(3)、孔径光阑(4)和中继镜组;凸透镜一(1)靠近物面的表面为凸面、靠近像面(7)的表面为凹面,凸透镜一(1)的凹面为包括第一凹面(1.1)和第二凹面(1.2),第二凹面(1.2)周向设置在第一凹面(1.1)外且连接第一凹面(1.1);凹透镜一(2)靠近物面和靠近像面(7)的表面均为凹面,其靠近物面的凹面包括第三凹面(2.1)和第四凹面(2.2),第四凹面(2.2)周向设置在第三凹面(2.1)外且连接第三凹面(2.1);第一凹面(1.1)、第二凹面(1.2)、第三凹面(2.1)和第四凹面(2.2)均为非球面,第一凹面(1.1)的曲率小于第二凹面(1.2)的曲率,第三凹面(2.1)的曲率小于第四凹面(2.2)的曲率,第一凹面(1.1)、第二凹面(1.2)均为非球面,第一凹面(1.1)的曲率小于第二凹面(1.2)的曲率,即第一凹面(1.1)的曲率最大值小于第二凹面(1.2)的曲率最小值,凸透镜一(1)靠近像面(7)的表面为拼接面;第三凹面(2.1)和第四凹面(2.2)均为非球面,第三凹面(2.1)的曲率小于第四凹面(2.2)的曲率,即第三凹面(2.1)的曲率最大值小于第四凹面(2.2)的曲率最小值,凹透镜一(2)靠近物面的表面为拼接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共透镜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入射光线依次经凸透镜一(1)发散、凹透镜一(2)发散、凸透镜二(3)汇聚、孔径光阑(4)限束、中继镜组汇聚后成像至像面(7)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共透镜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入射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一凹面(1.1)和第三凹面(2.1)所成的像与入射光线依次经第二凹面(1.2)和第四凹面(2.2)所成的像均位于所述像面(7)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共透镜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镜组包括双胶合透镜一(5)和双胶合透镜二(6),孔径光阑(4)、双胶合透镜一(5)和双胶合透镜二(6)顺次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通道共透镜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胶合透镜一(5)由靠近物面的凹透镜二和靠近像面(7)一侧的凸透镜三组成,所述凹透镜二的光焦度为负,所述凸透镜三的光焦度为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通道共透镜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胶合透镜二(6)由靠近物面的凸透镜四和靠近像面(7)一侧的凸透镜五组成,所述凸透镜四和凸透镜五的光焦度均为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共透镜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一(1)第一凹面(1.1)处的厚度小于等于2mm,凸透镜一(1)口径小于等于26mm;所述凹透镜一(2)第三凹面(2.1)处的厚度小于等于1mm,凹透镜一(2)口径小于等于14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共透镜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面(1.1)和第三凹面(2.1)向垂直于光轴的平面投影的投影图形均为圆形,第二凹面(1.2)和第四凹面(2.2)向垂直于光轴的平面投影的投影图形均为环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通道共透镜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面(1.1)投影图形的直径等于第二凹面(1.2)投影图形的内环直径,第三凹面(2.1)投影图形的直径等于第四凹面(2.2)投影图形的内环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6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