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握持稳定的防尘型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6013.3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6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特尼格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瑞特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10 | 分类号: | B24B55/10;B24B23/02;B24B41/00;B24B27/033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防尘 抛光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握持稳定的防尘型抛光机,主体、散热管和抛光盘,还包括防尘机构和握持机构,握持机构包括把手和两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连接轴、连接套管、第一气缸、活塞杆、限位单元、定位单元和第二弹簧,防尘机构包括支撑环、防尘网、清洁刷、第二气缸、气杆、输气管、滑杆、升降套管、两个支架、两个固定套管、两个移动杆和两个第一弹簧,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定位单元包括滑槽、第三弹簧、固定块和至少两个定位块,该握持稳定的防尘型抛光机中,通过握持机构提高了操作人员握持抛光机的便捷度,提高了抛光机的稳定性,通过防尘机构的防护作用,降低了灰尘进入抛光机内部的几率,提高了抛光机的防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握持稳定的防尘型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抛光盘的转速一般在1500-3000r/min,多为无级变速,施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现有技术的抛光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支架手持抛光机的机身,由于抛光机机身较大,致使操作人员握持机身稳定性较差,降低了抛光机使用的额便捷度,不仅如此,现有技术的抛光机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机体内部进行散热,散热的过程中容易将外部灰尘带入机身内部,降低了抛光机的防尘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握持稳定的防尘型抛光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握持稳定的防尘型抛光机,包括主体、散热管和抛光盘,所述抛光盘安装在主体上,所述散热管设置在主体的一端上,还包括防尘机构和握持机构,所述握持机构设置在主体上,所述防尘机构设置在散热管处;
所述握持机构包括把手和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体的靠近抛光盘的一端的两侧,所述把手设置在主体的远离抛光盘的一侧,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组件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轴、连接套管、第一气缸、活塞杆、限位单元、定位单元和第二弹簧,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穿过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与连接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轴线与连接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与连接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气缸的内部,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与第一气缸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通过限位单元与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一气缸的内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一气缸的靠近连接套管的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定位单元设置在主体上,所述定位单元与连接套管连接;
所述防尘机构包括支撑环、防尘网、清洁刷、第二气缸、气杆、输气管、滑杆、升降套管、两个支架、两个固定套管、两个移动杆和两个第一弹簧,所述支撑环与散热管同轴设置,所述支撑环设置在散热管的内壁上,所述防尘网设置在散热管内部,所述防尘网抵靠在支撑环的远离主体的一侧,所述滑杆与散热管的轴线垂直,所述滑杆设置在散热管的远离主体的一侧,所述滑杆的两端均通过支架与散热管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穿过升降套管,所述升降套管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轴线与滑杆平行,所述第二气缸与其中一个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杆设置在第二气缸的内部,所述气杆的一端与升降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气杆与第二气缸密封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输气管与第二气缸连通,所述固定套管的轴线与防尘网垂直,两个固定套管分别与升降套管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与固定套管同轴设置,所述移动杆穿过固定套管,所述移动杆与固定套管滑动连接,所述清洁刷与防尘网平行,所述清洁刷抵靠在防尘网上,所述清洁刷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弹簧分别套设在两个移动杆上,所述固定套管通过第一弹簧与清洁刷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瑞特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瑞特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0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