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苏打盐碱地荷花快速成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5618.0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宇;刘兴土;杨富亿;文波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苏打 盐碱地 荷花 速成 方法 | ||
苏打盐碱地荷花快速成塘的方法,本发明属于植被恢复领域,涉及一种荷花快速成塘的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盐碱地荷花成塘方法费用较高、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一、荷花池生境营造:将粪便和沙土混合后铺在荷花池底,填充厚度为20cm,然后灌水泡田,灌排水2次后保持水位8‑12cm;二、莲藕移栽:将莲藕的带芽一端斜插入泥中,藕与荷花池底的夹角为45度,莲藕尾部漏出水面,移栽间距为2米,并且从荷花池中心向四周移栽;三、荷花池管理,主要控制杂草和水位,即完成苏打盐碱地荷花快速成塘。本方法采用分藕移栽,不需要客土,不限制pH条件,简单易行,移栽速度快。且在当年移栽后,荷花开放数量多,莲子饱满有活力,产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被恢复领域,涉及一种荷花快速成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我国国土资源类型之一,广泛分布于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造成盐碱湿地和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近年来盐碱地面积持续增加。苏打型盐分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导致盐碱地的利用有限。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湿地生态恢复,实施了长效补水机制,例如松嫩平原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包含了引水工程、蓄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并将湿地恢复纳入河湖连通工程等,促进了盐碱地向盐碱湿地的恢复过程。对于中重度退化的盐碱沼泽,植被覆盖率较低,科学引进本地水生植物,增加盐碱湿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湿地恢复的主要目标。
荷花为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宿根浅水生植物,原产于我国南方,目前已被广泛的引种到东北种植,生长良好,形成连片的湿地景观。荷花作为湿地景观的一种,以收获莲子、藕及观赏荷花为主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传统的在苏打型盐碱地上进行荷花移栽可以采取分藕和莲子栽培方法,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提前在水塘内添加拌肥的黑土或移入河道淤泥,才能保证荷花的顺利定殖和生长。生境pH和营养条件是荷花成塘的限制条件。采用莲子栽培,大量栽种虽然当年可以成塘,但是不能开花。利用荷花分藕引种到盐碱地的传统方法,需要选择盐碱度轻的地方,或者在池底添加拌肥的黑土或者河道淤泥,以降低土壤pH值并增加营养条件,但盐碱地周围黑土及河道淤泥较为难找,且挖掘和填充费用较高,不适合大面积使用。传统移栽方式需要将藕芽平植在水下土中,芽朝上并覆土3-5cm,操作复杂。盐碱地周围风沙土较多,牧户多,因此沙土和马、牛、粪等反刍动物粪便较为丰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盐碱地荷花成塘方法费用较高、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苏打盐碱地荷花快速成塘的方法。
苏打盐碱地荷花快速成塘的方法如下:
一、荷花池生境营造:
将粪便和沙土按照1-2∶4的体积比混合后铺在荷花池底,填充厚度为20cm;或者在荷花池底铺粪便,再利用机械将荷花池底表层20cm的盐碱土和粪便搅拌混合,然后灌水泡田2-4周,期间灌排水2次,移栽莲藕前保持水位8-12cm;
二、莲藕移栽:
将莲藕的带芽一端斜插入泥中,其中藕与荷花池底的夹角为45度,莲藕尾部露出水面,移栽间距为2米,并且从荷花池中心向四周移栽;
三、荷花池管理:
肥料管理、杂草管理,在入冬前保留高1m深水位以确保莲藕越冬,即完成苏打盐碱地荷花快速成塘。
步骤一中所述粪便为反刍动物的粪便。
步骤一中所述粪便为马粪。
步骤二中所述带芽藕的荷花品种为北方红莲,或精品荷花美洲黄莲、晶莹、广寒宫、佛手观音和笛女。
步骤三中所述肥料管理为:
当荷叶颜色为绿色或者墨绿时,不需要追肥;当荷叶颜色为黄绿色,可追施少量无机肥。
步骤三中所述杂草管理为:
以水下刈割方式除掉挺水植被芦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5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