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高承压地下水地基的暗排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5581.1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琳琳;陈娜;吴昊;王耀军;冯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2D19/10;E02D31/12;E02D27/38;E03F3/02;E03F5/22;E03F3/04 |
代理公司: | 41114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华;刘一晓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岩 消力池底板 纵向排水沟 暗沟 钢筋混凝土 排水廊道 排水网 预制 泵房 竖直向下延伸 承压水水头 地下排水管 横向排水沟 混凝土垫层 无砂混凝土 钢管连接 间隔设置 排水系统 渗透压力 纵横交织 基岩面 集水井 承压 垫层 抗浮 渗水 地基 连通 地下水 铺设 施工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承压地下水地基的暗排水系统,包括位于基岩面上方的消力池底板,所述消力池底板内设置有通过钢管连接的暗沟排水网和排水廊道,所述排水廊道连通至用于收集暗沟渗水的集水井泵房;所述暗沟排水网包括纵横交织的横向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沟,所述横、纵向排水沟均由扣设在所述基岩面上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拱构成,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拱内的基岩面上铺设有无砂混凝土垫层,所述纵向排水沟的所述无砂混凝土垫层下方间隔设置有多根由基岩面竖直向下延伸的地下排水管。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承压水水头和渗透压力,大幅提高消力池底板的抗浮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行业高承压地下水基础的暗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承压地下水地基的暗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消力池等高承压地下水地基底部存在由渗透压力和浮托力组成的扬压力,扬压力对消力池底板保持稳定性十分不利,因此,需要修建与消力池配套的暗排水系统。常规暗排水系统多采用无砂混凝土带、柔性透水管或者无砂混凝土与柔性透水管相结合的结构,但无论是哪种结构,由于其布置在建筑物基础面上,主要通过排除基础面的渗水来降低建筑物底部渗透压力,因此只能排除建基面的渗水,而无法排除更深层的基岩内承压水。而影响高承压地下水地基上消力池底板抗浮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则是高承压地下水带来的上浮力。当消力池处于检修期时,由于池内无水,底板受高承压地下水的顶托,抗浮稳定难以保证,如何降低消力池底板下承压水的压力水头、保持底板的抗浮稳定性是当前的难题所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工程量小、能够有效降低承压水水头和渗透压力的适用于高承压地下水地基的暗排水系统,具体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高承压地下水地基的暗排水系统,包括位于基岩面上方的消力池底板,所述消力池底板内设置有通过钢管连接的暗沟排水网和排水廊道,所述排水廊道连通至用于收集暗沟渗水的集水井泵房;所述暗沟排水网包括纵横交织的横向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沟,所述横、纵向排水沟均由扣设在所述基岩面上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拱构成,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拱内的基岩面上铺设有无砂混凝土垫层,所述纵向排水沟的所述无砂混凝土垫层下方间隔设置有多根由基岩面竖直向下延伸的地下排水管。
所述地下排水管位于基岩上开设的渗透孔中,地下排水管由花管和焊接在其底部的钢板封堵构成,所述花管与所述渗透孔的夹层内设置有靠近顶部的沥青麻丝填充层,所述沥青麻丝填充层下方的花管外侧设置有通过尼龙绳绑扎的土工织布层,所述土工织布层与渗透孔之间设置有粗砂填充层。
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拱的直径为0.3-0.5米。
所述地下排水管的长度为3-8米,直径为50-80mm。
所述沥青麻丝填充层的高度为0.3-0.5m。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高承压地下水地基的暗排水系统,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承压水水头和渗透压力,大幅提高消力池底板的抗浮稳定性。
具体优点如下:
1.本发明中纵向排水沟的排水孔深入基岩一定深度,可排除基岩内潜水,同时降低地下承压水水头即降低建筑物的基础浮托力;
2.纵横向排水沟均采用预制混凝土拱,通过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方式,简化了施工过程,其简单、方便,工程量小;
3. 属于隐蔽工程的排水网位于建筑物建基面以上底板以下,由于预制混凝土拱耐久性很好,预制混凝土拱底部的无砂混凝土垫层更是加强了反滤有效阻挡纵向排水沟底部排水孔的细颗粒流失堵塞排水孔,因此地下排水网发生损坏的可能性较小,耐久性好,后期维护成本低;
4. 纵横向排水沟纵横交错布置形成排水网络,纵、横向排水沟互相贯通,最终汇至排水主沟,将渗水排向下游,排水流路更为通畅,有效提高了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5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卵石层深水桥梁基础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