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性含磷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前的净化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4874.8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5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崔同泉;汪海静;丁承祥;张涛;李红伟;何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41110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延丽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层 沉淀 上清液 废水处理技术 净化处理工艺 酸性含磷废水 分离沉淀 含磷废水 金属制品 曝气处理 生产过程 循环利用 亚铁离子 有机杂质 回用水 中和酸 高浓 去除 腐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含磷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前的净化处理工艺,涉及金属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工艺是通过下述步骤来实现:A、曝气处理;B、中和酸;C、调节pH 值;D、沉淀和分层;E、分离沉淀和上清液。利用本发明的工艺能够形成沉淀和分层,通过沉淀有效去除酸性高浓含磷废水中的亚铁离子和有机杂质,分层出来的上清液可作为循环使用的回用水,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腐蚀小、无污染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讲涉及一种酸性含磷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前的净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金属制品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去除钢丝表面的氧化皮,经常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强酸(例如硫酸、盐酸、硝酸等),不仅腐蚀设备设施,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后续对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废水循环再利用率极低。随着国家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再加上环保政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金属制品行业正在研究利用污染小、废水经后期处理后能循环使用的磷酸来逐步替代传统强酸,只要能够有效去除酸性高浓含磷废水中的亚铁离子和有机杂质、中和废水的酸性就能得到可循环使用的回用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酸性含磷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前的净化处理工艺。利用本发明的工艺能够形成沉淀和分层,通过沉淀有效去除酸性高浓含磷废水中的亚铁离子和有机杂质,分层出来的上清液可作为循环使用的回用水,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腐蚀小、无污染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酸性含磷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前的净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曝气处理:从车间内流出的PH值为1~4、磷含量为1000~5000mg/L的酸性含磷废水沿着管道排入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的集水池,进行曝气处理2-4h,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废水中的亚铁转化为磷酸铁沉淀(相关反应方程式为:Fe3(P04)2+02+H3P04 FeP04 +H20),另一方面将乳化溶液中有机物杂质破乳;
B、中和酸: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沿管道提升至反应沉淀池,一边搅拌一边向反应沉淀池内加入10~15%氢氧化钠溶液,直到反应沉淀池内废水的 pH 值为5~7;
C、调节pH 值: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5~10%石灰乳,调节PH值为7~9;
D、沉淀和分层:加入适量PAM静置沉淀2-4 h(PAM即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常用的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PAM的分子能与分散于溶液中的悬浮粒子架桥吸附,有着极强的絮凝作用);经静置沉淀后,反应沉淀池的底部形成沉淀(相关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a2++OH-+H2P04-Ca5(OH)(P04)3↓+H20),反应沉淀池的上部为PH值为7~9、磷含量为100~500mg/L的上清液;
E、分离沉淀和上清液:将步骤D中所得的上清液沿管道输送到回用水池,作为表面处理补加水循环使用;将步骤D中所得的沉淀通过压滤机压滤成饼,晾干后外运。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4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