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合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3207.8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2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5/08 | 分类号: | B24B15/08;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顾友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合 工装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磨合工装,包括支撑装置、双深沟轴承、端盖、弹性轴;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连接在支撑座一侧的第一支撑板、以及连接在支撑座相对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分别与发动机连接;弹性轴上套设有双深沟轴承,支撑座内设有一腔体,双深沟轴承固定于腔体内,弹性轴贯穿支撑座;弹性轴的底部中心设有一与飞轮减震器配合连接的定位槽;端盖固定于支撑座上方且与双深沟轴承接触。本申请可以使得飞轮减震器的次级飞轮一直在轴心进行旋转,降低了飞轮减震器次级飞轮的卡滞问题,提高了发送机磨合时怠速的稳定性、降低了磨合后变速器的装配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合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带有飞轮减震器部件的发动机在磨合工位没有任何飞轮减震器辅助工装,并且行业内也无相应的专用或通用工装,导致带有飞轮减震器部件的发动机在磨合时飞轮减震器次级飞轮中心位置出现偏移,从而导致发动机磨合时怠速不稳定、磨合后变速器装配困难以及磨合后飞轮减震器次级飞轮出现卡滞问题、故障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合工装,满足飞轮减震器高速旋转的同时使得飞轮减震器次级飞轮中心位置不发生偏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磨合工装,包括:支撑装置、双深沟轴承、端盖、弹性轴;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一侧的第一支撑板、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座相对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分别与发动机连接;
所述弹性轴上套设有所述双深沟轴承,所述支撑座内设有一腔体,所述双深沟轴承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弹性轴贯穿所述支撑座;所述弹性轴的底部中心设有一与飞轮减震器配合连接的定位槽;所述端盖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方且与所述双深沟轴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磨合工装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座底部且所述挡板的底面不超出所述弹性轴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双深沟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弹性轴之间设有第一定距环,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二定距环。
进一步地,所述磨合工装还包括第一骨架油封、第二骨架油封;所述第一骨架油封套设于所述弹性轴上且位于所述双深沟轴承上方、所述第一骨架油封的顶面与所述端盖的顶面持平;所述第二油封骨架套设于所述弹性轴上且位于所述双深沟轴承下方、所述第二骨架油封的底面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持平。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内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双深沟轴承设于所述凸起部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磨合工装还包括弹性挡圈,所述弹性轴上设有轴槽,所述弹性挡圈设于所述双深沟轴承上方且固定于所述轴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螺孔、第二螺孔与所述发送机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部上还设有凹槽,用于避让所述发动机的零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设有沉孔,所述支撑座顶部设有与所述沉孔相对应的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还设有排气孔。
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支撑装置、双深沟轴承、端盖、弹性轴之间相互配合连接形成的磨合工装以及在弹性轴底部开设与飞轮减震器配合的定位槽,使得飞轮减震器的次级飞轮一直在轴心进行旋转,降低了飞轮减震器次级飞轮的卡滞问题,提高了发送机磨合时怠速的稳定性、降低了磨合后变速器的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3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