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6216.4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8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洁;柴艺汇;蒋志滨;陈云志;秦忠;李文;张孟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K36/296;A61P25/28;A61P9/10 |
代理公司: | 52116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淫羊藿苷 大鼠 制备治疗血管 血管性痴呆 海马组织 临床应用 神经功能 作用机理 结扎 侧颈 制备 治疗 动脉 疾病 观察 应用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大鼠VD模型,观察淫羊藿苷对VD大鼠神经功能及海马组织BDNF表达的影响,研究淫羊藿苷在治疗VD的相关作用机理,证明了淫羊藿苷在治疗血管性痴呆(VD)方面具有明确疗效,以其制备相应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的应用,尤其涉及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因长期慢性脑缺血或者多次脑卒中等脑血管发生异常造成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各种脑血管病(缺血性、出血性以及脑缺血缺氧性损害)引起的痴呆总称,主要表现为记忆、认知功能减退、情绪改变与行为障碍等方面,是引起老年期痴呆的第二病因,在痴呆中占10%~50%。其机制与内皮功能异常以及脑血管损伤等有关,尤其是与脑皮层、丘脑及海马等部位的缺血性病变关系密切相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最广泛的神经营养因子,其在神经元的生长、分化以及存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药物主要是胆碱能药物,常见的主要是胆碱酯酶抑制剂,但其疗效并不理想,迄今还没有理想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特效药”。
淫羊藿,(学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探索淫羊藿苷在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中的用途,为研发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新药提供基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缺血性痴呆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淫羊藿苷是通过促进BDN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来改善与保护神经元损伤,在缺血性脑损伤、抗衰老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本发明的淫羊藿苷还可以通过上调大脑海马组织中SOD、GSH-PX活性,下调NOS活性,增加海马内AchE、ChAT蛋白表达,提高大脑学习记忆能力。
本发明的淫羊藿苷还可以淫羊藿苷通过维生素D轴调节小胶质细胞(MG),参与控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发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作用。
上述本发明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是将淫羊藿苷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药物制剂。
上述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药物制剂优选为口服制剂。
上述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的口服制剂为临床上常见的口服液、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滴丸或散剂;上述剂型的药物均可以按照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医药大学,未经贵州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6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