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加捻线横向置于针织物表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4246.1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5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伍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谭映华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捻线 横向 置于 针织物 表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加捻线横向置于针织物表面的方法,本发明是在罗纹组织编织的基础上,通过连续的线圈与浮线编织后,再经过绞花组织的编织,让浮线处在罗纹组织的针织物之上,并形成具有类似Z捻向或S捻向的加捻线,且让加捻线横向凸起在基本的罗纹组织的表面之上。为羊毛衫服装等提供一种针织物花型变换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物编织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仿加捻线横向置于针织物表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罗纹组织与绞花组织的编织均为横机中常用的编织组织结构,其中,罗纹组织的针织物表面会产生一些线圈纵行凸起与另一些线圈纵行凹陷的外观,而绞花组织的针织物表面会产生线圈组与线圈组相互交叉的外观,本发明是在罗纹组织编织的基础上,通过连续的线圈与浮线编织后,在经过绞花组织的编织,让浮线处于罗纹组织之上,并形成具有类似Z捻向或S捻向的加捻线,且让加捻线横向凸起在基础的罗纹组织的表面之上,因此,改变了常规的罗纹组织与绞花组织的花型结构,为羊毛衫服装等的设计增加了一种针织物花型变换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仿加捻线横向置于针织物表面的方法,解决现有罗纹组织与绞花组织的花型较为单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加捻线横向置于针织物表面的方法,使用前、后一对或多针床的横机,在前后针床上的线圈可自由前后移动,各织针可单针选针进行线圈或浮线的编织,编织以b×a罗纹组织为基础,织针排列方式为针对针,其中,a和b可看成所处位置的织针、线圈或织针个数等,进行如下编织工序:
工序α: 进行n个横列的罗纹编织,其中,a处在另一方针床上的织针进行线圈编织,b处在一方针床上的织针进行线圈编织;
工序β:将b处一方针床织针上的旧线圈对应地移圈到另一方针床上;
工序γ:对a处另一方针床上的织针进行n个横列的线圈编织,相对应在b处的一方针床织针进行n个横列的浮线编织;
工序δ: 将a处另一方针床织针上的旧线圈向左或向右移动b个针距到一方针床对应的针织上;
工序ε:将工序β中,移圈到b处另一方针床上的旧线圈向左或向右移动a个针距到一方针床对应的针织上,此处的移圈需要与工序δ的移圈组成绞花编织;
工序ζ:将工序δ中移圈到一方针床的a个旧线圈对应地移圈到另一方针床。
优选的,仿加捻线横列的捻向与工序δ有关,若a处在另一方针床织针上的旧线圈向左移动,则仿加捻线横列的捻向为S捻,若a处在另一方针床织针上的旧线圈向右移动,则仿加捻线横列的捻向为Z捻。
优选的,当存在S捻、Z捻两种捻向的仿加捻线横列交替排列在织物表面时,通过工序α、工序β、工序γ、工序δ、工序ε、工序ζ,完成了部分基础组织的编织与第一个仿加捻线横列的编织,同时,在工序δ中,a处在另一方针床织针上的旧线圈先向右移动,仿加捻线横列的捻向为Z捻;再通过工序α、工序β、工序γ、工序δ、工序ε、工序ζ,完成了部分基础组织的编织与第二个仿加捻线横列的编织,同时,在工序δ中,a处在另一方针床织针上的旧线圈先向左移动,仿加捻线横列的捻向为S捻;重复所述两个完整的编织工序,便可编织出具有Z捻向仿加捻线横列与S捻向仿加捻线横列交替置于表面的针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学院,未经惠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4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围巾厂的自动织围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隔距纬编间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