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6834.0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7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缪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力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60 | 分类号: | B01D53/60;B01D5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气孔,壳体底端设置有收尘口,收尘口顶端且位于壳体内侧设置有过滤网筛,壳体内侧顶部设置有收尘器,收尘器底端一侧设置有余料输出管,余料输出管穿过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外侧,进气孔上方且位于壳体的圆周外侧设置有脉冲电源,脉冲电源朝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电极,且电极延伸至壳体内部,壳体的圆周外侧且与脉冲电源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氨气罐,氨气罐朝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喷头,喷头上方且位于壳体内侧设置有涡流板。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装置简单、运行成本低、有害污染物清除彻底、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SO2污染,防治酸雨危害,加快我国烟气脱硫技术和产业发展已刻不容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传统的脱硫脱硝技术通常在两套独立的装置中分别进行脱硫和脱硝,以避免烟气中的SOx对脱硝催化剂的毒化作用,但两套独立脱除装置的存在造成了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动力消耗大、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的问题。这就需要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投入使用的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在使用中采用喷石灰浆进行净化烟气会造成水污染,通过喷入氨气净化烟气的过程中,氨气与烟气混合不均匀导致氨气利用率低,且烟气净喷淋降温排出造成烟气热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壳体底端设置有收尘口,所述收尘口顶端且位于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过滤网筛,所述壳体内侧顶部设置有收尘器,所述收尘器底端一侧设置有余料输出管,所述余料输出管穿过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所述进气孔上方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圆周外侧设置有脉冲电源,所述脉冲电源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电极,且所述电极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的圆周外侧且与所述脉冲电源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氨气罐,所述氨气罐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喷头,且所述喷头延伸至所述壳体内侧,所述喷头上方且位于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涡流板,所述氨气罐上方且位于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连接有烟气余热回收机,所述烟气余热回收机一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烟气余热回收机的底端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所述烟气余热回收机的一端连接有压片式热交换器,所述脉冲电源与所述电极及所述烟气余热回收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使所述脉冲电源产生的高电压脉冲加在所述电极上,在所述电极之间产生强电场,在强电场作用下,部分烟气分子电离,电离出的电子在强电场的加速下获得能量,成为高能电子,高能电子则可以激活、裂解、电离其他烟气分子,产生OH、O、HO2等多种活性粒子和自由基,用以氧化烟气中的硫化物与氮化物,所述电极包括电极管,所述电极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探针。
进一步的,为了使烟气在通道内形成涡旋以增加烟气滞留时间,同时使由所述喷头喷出的氨气充分的与烟气中的硫化物与氮化物相接触,所述涡流板上开设有导流槽。
进一步的,为了可以使氨气同时从所述分流道与所述斜喷口同时喷出,进而增加氨气喷出的面积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所述喷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一侧设置有斜喷口,所述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异形喷嘴,所述异形喷嘴内设置有梭子。
进一步的,为了当气流进过所述梭子在所述直槽与所述螺旋槽共同作用下,使所述梭子高速旋转,进而使所述异形喷嘴喷出的氨气以螺旋旋转的方式喷出,用以充分的搅拌烟气与氨气的混合物,所述梭子为类橄榄球形状结构,所述梭子的圆周外侧沿轴向对称开设有直槽,两所述直槽之间开设有螺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力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力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6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报文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调度任务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