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割机装载式双翼型秸秆就地炭化还田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5132.0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9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岩;彭勃;肖睿;余加俊;葛仕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5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割机 装载 双翼 秸秆 就地 炭化 还田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收割机装载式双翼型 秸秆就地炭化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进料系统(Ⅰ)、热解炭化系统(Ⅱ)、循环供热系统(Ⅲ)和产物收集系统(Ⅳ);
所述的预处理进料系统(Ⅰ)包括:依次连接的料斗(1)、塑形连接通道(2),塑形连接通道(2)呈倒置Y型;
所述的热解炭化系统(Ⅱ)为弯刀状内外套筒式结构,内筒为热解炭化炉(3),外筒为供热室(6),包括中空的热解炭化炉(3)、焊接在所述热解炭化炉外壁的换热肋片(4)、伸入所述热解炭化炉中的破碎拨料器(5)和包围在所述热解炭化炉外壁的供热室(6),以及尾气出口、高温烟气进口、热解气出口和热解物料出料口;其中,所述的供热室(6)上部与尾气出口相连,下部连接高温烟气进口;所述热解炭化炉(3)上端连接塑形连接通道(2)、下端与生物炭出料口及热解气出口相连;
所述的循环供热系统(Ⅲ)包括间壁式深冷器(7)、风机(8)、燃烧室(9)、鼓风机(10)、液化石油气瓶(11)及热解气入口、不冷凝气体入口、液化石油气入口、空气入口、高温烟气出口;其中,所述热解炭化炉(3)下端的热解气出口与间壁式深冷器(7)进口以及燃烧室(9)的热解气入口相连,间壁式深冷器(7)的不冷凝气体出口通过风机(8)与燃烧室(9)的不冷凝气体入口相连;燃烧室(9)通过空气入口与鼓风机(10)相连、通过液化石油气入口与液化石油气瓶(11)相连、通过高温烟气出口与供热室(6)下端的高温烟气进口相连;
所述的产物收集系统(Ⅳ)包括生物炭粉碎器(12)、储炭仓(13)和储油罐(14);其中热解炭化炉(3)的出料口与生物炭粉碎器(12)及储炭仓(13)相连;间壁式深冷器(7)的液体产物出口与储油罐(14)相连;
所述的进料系统(Ⅰ)具有塑形连接通道(2),所述的塑形连接通道(2)为圆形可塑形塑料管,根据收割机外形,改变长度及倾斜角度,装载于收割机两侧,并连接进料斗(1)与热解炭化反应器;所述的热解炭化反应系统(Ⅱ)中,热解炭化炉(3)外壁焊接换热肋片(4),在供热室(6)中组成高温烟气通道;热解炭化炉(3)内连有数个破碎拨料器(5),所述破碎拨料器(5)为旋桨式结构,由四片叶片组成,叶片末端连接钩齿,迫使物料沿轴向运动,用以物料的掺混与破碎,并加强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装载式双翼型秸秆就地炭化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炭化系统(Ⅱ)由竖直段、圆弧段和倾斜直段组成,整体高度可在2.4米至3.6米之间根据收割机实际高度选择,其中,竖直段的长度为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圆弧段的弧度为π/3,倾斜直段的与竖直段等长,斜度为与水平呈30°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装载式双翼型秸秆就地炭化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炭粉碎器为旋桨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装载式双翼型秸秆就地炭化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供热系统(Ⅲ)中,壁式深冷器(7)内壁通入秸秆热解生成的高温油气,间壁外通入制冷剂;间壁式深冷器(7)的不冷凝气体出口通过风机(8)与燃烧室(9)的不冷凝气体入口相连,风机(8)功率由燃烧室(9)中的燃烧温度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51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