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材料性能测试的试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2941.6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伟;陶飞飞;吴兴祥;李晓东;张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海洋动力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0 | 分类号: | G01N30/00 |
代理公司: | 31317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3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材料 实验舱 气体发生组件 加热组件 送风组件 脱附 阀门 后排 连通 挥发性有机气体 贯通 并列设置 处理装置 试验系统 吸附试验 性能测试 热空气 试验舱 试验 吸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材料性能测试的试验系统,包括送风组件、加热组件、吸附材料实验舱和气体发生组件。加热组件和气体发生组件位于送风组件与吸附材料实验舱的之间,加热组件与气体发生组件并列设置,第一入口连通加热组件与吸附材料实验舱,第二入口连通气体发生组件与吸附材料实验舱;打开第一阀门,送风组件通过加热组件与吸附材料实验舱贯通,加热组件产生脱附用的热空气,经过吸附材料实验舱脱附后排出;打开第二阀门,送风组件通过气体发生组件与吸附材料试验舱贯通,气体发生组件产生挥发性有机气体,经过吸附材料实验舱吸附后排出。本发明结构小巧,代替了目前在大型处理装置上进行试验方法,即可进行吸附试验,也可进行脱附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性能测试的试验装备,尤其涉及一种吸附材料性能测试的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其中大气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臭氧和PM2.5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对环境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已成为环保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针对大风量低浓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处理主要采取使用沸石分子筛吸附材料吸附浓缩后再销毁或回收的组合处理技术,其中沸石分子筛吸附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沸石分子筛主要依靠进口,具有成本高,周期长,性能随工况浮动大等特点。为降低装置制作成本,充分利用吸附材料性能,提高装置处理能力,缩短项目周期,亟需在特定工况下,对目前吸附材料及新开发的国产吸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研究,优化目前处理装置并开拓吸附材料国产市场。目前为获得吸附材料的性能数据,通常需要在大型处理装置上进行试验,具有吸附材料用量大,不易操作,试验效率低,数据准确率低,试验成本高等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材料性能测试的试验系统,其能解决现有的大型处理设备不易操作,试验效率低,数据准确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吸附材料性能测试的试验系统,包括送风组件、加热组件、吸附材料实验舱和气体发生组件;
所述送风组件提供气体动力源;
所述加热组件为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材料的脱附过程中提供热源;
所述气体发生组件可产生浓度可调且恒定的挥发性有机物气体;
所述吸附材料实验舱包括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材料、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材料在所述吸附材料实验舱内试验并得出相关数据;
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气体发生组件位于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吸附材料实验舱的之间,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气体发生组件并列设置,所述吸附材料实验舱设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所述第一入口连通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吸附材料实验舱,所述第二入口连通所述气体发生组件与所述吸附材料实验舱;
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气体发生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打开第一阀门,所述送风组件通过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吸附材料实验舱贯通,所述加热组件产生脱附用的热空气,经过所述吸附材料实验舱内的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材料脱附后排出,通过浓度检测装置得到相关检测数据;
打开第二阀门,所述送风组件通过所述气体发生组件与所述吸附材料试验舱贯通,所述气体发生组件产生挥发性有机气体,经过所述吸附材料实验舱内的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材料后吸附后排出,通过浓度检测装置得到与吸附性能相关检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组件包括空气过滤器和风机;所述空气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杂尘等,所述风机为所述吸附材料实验舱提供空气动力来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海洋动力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海洋动力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2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