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负载的充电方法、装置以及插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2645.6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7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苏彩虹;郭远平;潘海波;叶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42;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3153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负载 充电 方法 装置 以及 插座 | ||
本发明适用于充电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负载的充电方法,包括:开启充电状态;判断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间,若是,切换为断电状态,若否,判断充电功率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功率;若判断充电功率超过第一预设功率,则记录电池负载为大功率电池负载,并判断电池负载是否处于脉冲状态,若判断电池负载处于脉冲状态,在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后切换为断电状态,若判断电池负载未处于脉冲状态,维持充电状态;以及若判断充电功率未超过第一预设功率,在达到第三预设时间后切换为断电状态。该充电方法既能够满足大容量的电池负载,也能够适应需要脉冲充电的电池负载,避免发生过充现象,能够有效保证电池负载的充电质量以及使用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充电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负载的充电方法、装置以及插座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是各个领域常用器件,其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各种装置供电。而电池包括多种类型,例如可循环充电利用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
现有用于电池的充电装置,在为电池充电时,充电装置对已连接的电池功率进行检测,若是检测到电池功率大于40W,对电池进行标记,再接着执行充电操作,若是检测到电池功率小于40W,再检测电池是否已连接在充电装置上,若是电池已连接,充电装置记录2小时后自动关机,若是电池未连接,充电装置记录5分钟后自动关机。
但是,现有的充电装置适配性不强,通用性较差,虽能应用于小容量电池上,对于大容量电池而言,由于大容量电池充满状态下的功率较大,其功率可能持续大于40W,则充电装置会一直保持充电状态,导致防过充功能失效;以及,对于充电电流为脉冲电流的情况来说,现有的充电装置无法对脉冲电流进行识别,也就无法对实际脉冲电流做出相应控制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负载的充电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充电装置无法适配大功率电池也无法判断脉冲充电状态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电池负载的充电方法,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充电状态;判断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间,若是,切换为断电状态,若否,判断充电功率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功率;若判断充电功率超过第一预设功率,则记录电池负载为大功率电池负载,并判断所述电池负载是否处于脉冲状态,若判断所述电池负载处于脉冲状态,在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后切换为断电状态,若判断所述电池负载未处于脉冲状态,维持充电状态;以及若判断充电功率未超过第一预设功率,在达到第三预设时间后切换为断电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包括第一预设断开时间和第二预设断开时间,所述若判断充电功率未超过第一预设功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电池负载是否为大功率电池负载,若判断所述电池负载为大功率电池负载,记录所述电池负载的脉冲状态,在达到第一预设断开时间后切换为断电状态,若判断所述电池负载并非为大功率电池负载,在达到第二预设断开时间后切换为断电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断开时间包括第一预设断开子时间和第二预设断开子时间,所述记录所述电池负载的脉冲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判断充电功率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功率,若是,在达到第一预设断开子时间后切换为断电状态,若否,在达到第二预设断开子时间后切换为断电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若判断所述电池负载处于脉冲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判断充电功率是否波动异常,若是,发出报警信号,若否,维持充电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判断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之后,判断是否连接有电池负载,若否,在达到第四预设时间后切换为断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2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