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1172.8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0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21/32;G06K9/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王娜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后壳,后壳上设有通孔;位于后壳内侧的指纹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包括指纹盖板和指纹识别模块,其中:指纹盖板安装于后壳且与通孔的位置对应,指纹识别模块位于指纹盖板背离通孔的一侧;指纹识别模块相对于指纹盖板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当指纹识别组件处于第一工位时,指纹识别组件与指纹盖板分离;当指纹识别组件处于第二工位时,指纹识别组件与指纹盖板接触;动作时用于驱动指纹识别组件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电源开关。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指纹识别模块与指纹盖板的接触和分离有效防止误触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更是受到用户的青睐。目前,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用户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现有电子设备越来越丰富的功能,电子设备上通常设置有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模块。当用户的手指按压该模块时,电子设备将对手指上的指纹进行读取。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电子设备的玻璃前壳上开设通孔,或者在电子设备的后壳上开设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后置指纹识别模块,然而,该结构容易造成误触发,例如:手机放在口袋里,手指碰到指纹易误触解锁;肌肤反复触碰指纹区易造成多次解锁失败,需重新输入解锁密码,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电子设备后置指纹容易误触发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后壳,所述后壳上设有通孔;
位于所述后壳内侧的指纹识别组件,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指纹盖板和指纹识别模块,其中:所述指纹盖板安装于所述后壳且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位于所述指纹盖板背离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相对于所述指纹盖板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当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处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指纹盖板分离;当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处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指纹盖板接触;
动作时用于驱动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在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
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电源开关。
上述电子设备中,在后壳上的通孔后对应安装指纹盖板,指纹识别模块位于指纹盖板背离通孔一侧,通常情况下,指纹识别模块处于第一工位,即指纹盖板与指纹识别模块不接触,当手指或者皮肤无意触碰到通孔后的指纹盖板时,因指纹盖板与指纹识别模块不接触,此时指纹识别模块不会采集肌肤数据,即当下指纹识别组件不工作,避免误触发;当需要指纹识别组件工作时,电源开关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指纹识别组件由第一工位切换至第二工位,即指纹识别模块与指纹盖板接触,指纹识别组件可以正常采集数据并启动识别解锁;当不需要识别指纹时,驱动机构驱动指纹识别模块由第二工位切换至第一工位,以防误触发。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指纹识别模块与指纹盖板的接触和分离有效防止误触发。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铁片、与所述铁片对应设置的电磁铁以及弹性复位件,其中,
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铁片配合以驱动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由所述第一工位向所述第二工位切换;
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向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提供由所述第二工位向所述第一工位切换的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铁片和所述电磁铁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电磁铁均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且所述电磁铁与所述铁片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铁片设于所述后壳朝向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一侧;所述电磁铁安装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1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信息技术开发用计算机显示屏
- 下一篇:风扇安装结构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