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极间距可调的一体化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0447.6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亮;张磊;薛生;王邦国;李斌;李尧斌;江丙友;郑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5/18 | 分类号: | G01R15/18;G01R15/20 |
代理公司: | 34148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脉冲放电 储能装置 高压脉冲放电装置 整流升压装置 自动放电装置 充放电信息 电流传感器 电压传感器 放电电极 间距可调 控制平台 水中 可控点火开关 充电动作 放电电阻 放电动作 控制驱动 自动放电 电极 集成化 驱动源 获知 一体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间距可调的一体化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装置,其包括储能装置、高压脉冲放电回路、整流升压装置、自动放电装置、驱动源、控制平台、电压传感器以及电流传感器,高压脉冲放电回路上设有可控点火开关以及放电电极,自动放电装置包括自动放电开关以及放电电阻。通过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获取线路实时充放电信息,并根据获知的实时充放电信息在控制平台上控制驱动源以及整流升压装置,作出相应的储能装置的充电动作、高压脉冲放电动作或储能装置的放电动作,同时将放电电极设置为间距可调的结构,从而使得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装置更加集成化,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更具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脉冲放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间距可调的一体化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境保护方面,采用水中高压电极放电装置去除水中某种污染物,如水中的各种离子污染物、细菌污染物和高分子污染物。
矿产开发领域,使用水中高压放电产生冲击波用于煤炭的增透,增大瓦斯抽采效率,从而提升煤炭的开采效率,可以减小煤与瓦斯突出和产生冲击地压的风险。
科研实验领域需要观测和研究水中高压脉冲放电的各种现象和性质,但目前的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装置均为分体式,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配置不同的放电电路,不能灵活的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间距可调的一体化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装置,旨在提高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装置的集成化和灵活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间距可调的一体化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装置,其包括:储能装置、与所述储能装置电性相连的高压脉冲放电回路、用于向所述储能装置充电的整流升压装置、用于所述储能装置放电的自动放电装置、驱动源、控制平台、用于监测所述储能装置电压数据的电压传感器以及用于监测所述高压脉冲放电回路上电流数据的电流传感器,所述高压脉冲放电回路上设有可控点火开关以及放电电极,所述自动放电装置包括自动放电开关以及放电电阻,所述点火开关以及所述自动放电开关均与所述驱动源电性相连,所述驱动源、所述电压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以及所述整流升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平台电性相连,所述放电电极的电极间距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脉冲放电回路上还设有用于改变放电参数的放电参数调节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极包括间隔对应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外部均包覆有电极外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极外壁之间通过电极外壁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可通过所述电极外壁连接件调节相对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脉冲放电回路上与所述放电电极相连的高压线路段为单线合并的双层结构线路,所述双层结构线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结构线路的长度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升压装置采用半桥整流结构或全桥整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升压装置包括手动升压模式以及自动升压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传感器为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为霍尔电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平台包括控制平台外壳以及设于所述控制平台外壳上的控制平台按键、与所述控制平台按键相匹配的控制平台按键标识牌、显示组态屏幕、声光报警装置以及集成示波器。
进一步地,储能装置由通过汇流母线装设为并联或串联模式运行的多个电容组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获取线路实时充放电信息,并根据获知的实时充放电信息在控制平台上控制驱动源以及整流升压装置,作出相应的储能装置的充电动作、高压脉冲放电动作或储能装置的放电动作,同时将放电电极设置为间距可调的结构,从而使得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装置更加集成化,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更具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0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 下一篇:智能切换供电线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