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代醚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7363.7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叶立峰;雷志刚;张坚文;杨海波;应祥明;喻燕娟;童闻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1/06 | 分类号: | C07C41/06;C07C41/34;C07C41/38;C07C43/225;C07C43/12;C07C43/17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24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代醚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代醚的生产方法,将原料与氟代烯烃在催化剂存在下在有溶剂或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氟代醚反应液,所述的原料为醇或酚类物质,将氟代醚反应液浓缩,得到浓缩液和清液,将清液经提纯分离得到氟代醚产品。本发明解决了催化剂回收和重复利用、固渣分离难等问题,具有产品纯度高、三废量少,经济、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氟代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氟代醚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氟代醚是一种新型的ODS替代品,ODP值为零,GWP值低,大气停留时间短,被认为是ODS的理想替代品之一。氟代醚除优良的环境性质外,还具有毒性低、无腐蚀性、易于贮存和运输等特点,广泛地用于发泡剂、清洗剂、溶剂、电池电解液等领域。因此,其制备方法成为了研究热点。
目前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氟代醚的合成方法的报道,主要采用醇与氟代烯烃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含氟代醚的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成品。催化剂一般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醇钠、氟化钾、三乙胺等碱性催化剂,反应可在有溶剂或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溶剂选自水、乙腈、DMF、叔丁醇、1,4-二氧六环、2-甲基四氢呋喃、四乙二醇二甲醚等。后处理工艺一般为将反应液直接精馏或蒸馏、或者萃取或过滤后再精馏或蒸馏。涉及催化剂回收等后处理工艺的文献较少。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906489A公开了一种同时制备氢氟醚及含氟烯醚的方法,含氟烯烃与醇在溶剂中于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调节含氟烯烃的通入量控制反应压力为0.2~1.5MPa,所述醇、溶剂、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5~3:0.1~1.5,反应温度为50~150℃,当含氟烯烃的通入量与醇的摩尔比为1.0~1.2:1时,结束反应,蒸馏分离分别得到氢氟醚和含氟烯醚产品。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254041A公开了一种氢氟醚的制备方法,将溶剂、催化剂、烯烃与醇混合后进行反应,所述溶剂与醇的摩尔比为1~6:1,催化剂与醇的摩尔比为0.01~0.15:1,烯烃与醇的质量比为0.5~5:1,反应温度为20~60℃,反应压力为0.05~0.6MPa,反应时间为0.5~3h,反应结束后精馏即得到氢氟醚产品。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832909A提供了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也可获得满意的反应速度的,并且可高效实施反应后的蒸馏等后续工序的含氟烷基醚的制造方法。即向反应容器内导入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含氟醚、催化剂、含氟烷醇以及氟化烯烃后,使该含氟烷醇和该氟化烯烃反应制造含氟烷基醚,被导入反应容器内的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和含氟醚这两种成分的比例用质量比表示为,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含氟醚=5/95~80/20。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045524A涉及氢氟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生产氢氟醚的方法:将含氟醇钠催化剂加入到含氟醇溶液中,加入氟化烯烃,加热搅拌反应,得混合溶液;将上述混合溶液经过后处理得到氢氟醚;其后处理方法为精馏。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636951A涉及Rf-CH2-O-CF2-CHR1R2表示的含氟醚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碱性化合物和选自仲醇以及叔醇的至少一种物质存在下,使由Rf-CH2OH表示的含氟醇与由CF2=CR1R2表示的含氟烯烃化合物进行反应。该专利没有对后处理方法进行描述。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专利CN103739450A涉及一种氢氟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碱性化合物溶于含氟烷醇中,加入溶剂,加入氟化烯烃,加热搅拌反应,得混合溶液;(2)水洗(1)得到的混合溶液,静置分层,取下层有机相溶液,精馏,得氢氟醚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7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