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7119.0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0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秦龙金;狄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永流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 |
代理公司: | 32206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微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节 螺栓连接 相邻模块 底节 模块板 顶节 拆卸 沉井 分块式结构 浇筑混凝土 沿圆周方向 圆筒状结构 临时防护 施工成本 竖直设置 永久结构 圆弧形板 钢结构 可回收 新型钢 再利用 节约 分块 拼装 拼接 施工 吊装 复合 拆除 运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拼装的顶节、中间节和底节,顶节、中间节和底节相同,中间节为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且中间节由五个相邻模块板以及一个拆卸模块板沿圆周方向拼接而成,相邻模块板和拆卸模块板均为圆弧形板状结构,其中相邻两相邻模块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相邻模块板与拆卸模块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顶节和中间节之间以及中间节和底节之间均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优点是:本发明的沉井为钢混复合型,底节采用内部浇筑混凝土后作为永久结构,上部全部采用钢结构作为临时防护结构,施工结束后拆除,可回收再利用、节约施工成本;采用分块式结构,分块间采用螺栓连接,可节省施工时间,节约运输及吊装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沉井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如混凝土沉井在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模板、脚手架、钢材、混凝土及大量的人工,特别是施工周期较长,不能回收,浪费资源,影响交通时间较长,容易破裂造成渗漏,需要大量的混凝土运输车辆及泵车,浇筑混凝土时对交通影响更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不仅拼装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整体为钢混复合型,底节采用内部浇筑混凝土后作为永久结构,上部全部采用钢结构作为临时防护结构,施工结束后拆除,可回收再利用、节约施工成本。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拼装的顶节、中间节和底节,所述顶节、中间节和底节相同,所述中间节为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且中间节由五个相邻模块板以及一个拆卸模块板沿圆周方向拼接而成,所述相邻模块板和拆卸模块板均为圆弧形板状结构,其中相邻两相邻模块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相邻模块板与拆卸模块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顶节和中间节之间以及中间节和底节之间均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模块板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一弧形壁板和第二弧形壁板,所述第一弧形壁板和第二弧形壁板之间通过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连接,第一弧形壁板和第二弧形壁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弧形顶板和第一弧形底板连接,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分别水平和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拆卸模块板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三弧形壁板和第四弧形壁板,所述第三弧形壁板和第四弧形壁板之间通过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连接,第三弧形壁板和第四弧形壁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弧形顶板和第二弧形底板连接,两侧分别通过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分别水平和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模块板所对应的圆形角为68°0′0″,所述拆卸模块板所对应的圆形角为20°0′0″。
进一步的,所述底节的下端内设有倒角,倒角的上方沿周向方向设有环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节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模块板与拆卸模块板之间设有密封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沉井为钢混复合型,底节采用内部浇筑混凝土后作为永久结构,上部全部采用钢结构作为临时防护结构,施工结束后拆除,可回收再利用、节约施工成本;
2、本发明为圆形结构,直径较大内径φ6000mm,为了便于运输和现场组装,采用分块式结构,分块间采用螺栓连接,可节省施工时间,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节约运输及吊装费用,对施工时交通影响时间较短,分块接缝处设置密封条密封防水,可防渗漏、施工更安全;
3、本发明具有工期短和材料可回收的优势,使工期可缩短2/3时间,上部材料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拼装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永流管道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永流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7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