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改性涤纶浸胶帆布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6380.9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4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柱;徐义忠;欧正清;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华烨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04;D06N3/12;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改性 涤纶 帆布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涤纶浸胶帆布的生产方法,属于帆布领域,包括以下生产步骤:步骤一、织布:采用涤纶工业长丝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采用平纹织造工艺编织,得到涤纶坯布;步骤二、浸渍:将涤纶坯布放入浸胶槽内进行浸渍处理,浸胶槽包括一浴浸胶槽和二浴浸胶槽,一浴浸胶槽内盛放有RFL浸渍液,二浴浸胶槽内盛放有石墨烯水性浆料,坯布分别经过一浴浸胶槽和二浴浸胶槽后,经过二浴干燥、二浴定型后,卷取成改性帆布。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涤纶帆布导热性不高、分散效果不好等技术问题进行改进,改性后的涤纶浸胶帆布在导热性方面均具有较大的提升,并且胶液的分散性能也有了较高的提升。为涤纶帆布的应用场景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帆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改性涤纶浸胶帆布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热门新型材料,具有质轻、比强度高、比表面积高、超高导热性能等特点。浸胶帆布是运用在橡胶骨架材料领域的一种产品,特别是高温工况环境下,浸胶帆布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快速将来自外部环境的热量传导出去,保证橡胶产品质量稳定。经石墨烯该性后的浸胶帆布可以达到上述要求。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聚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其是三大合成纤维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价格也相对便宜,再加上它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绝缘、挺括等特点。涤纶作为工业用布也具有较高的应用领域。虽然涤纶帆布具有耐高温阻燃性能,但是其导热性不高,为此,本发明通过将石墨烯对涤纶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帆布整体的导热性能以及高强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改性涤纶浸胶帆布的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涤纶帆布导热性不高、分散效果不好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涤纶浸胶帆布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步骤一、织布
采用涤纶工业长丝分别作为经线和纬线,采用平纹织造工艺编织,得到涤纶坯布;
步骤二、浸渍
将涤纶坯布放入浸胶槽内进行浸渍处理,浸胶槽包括一浴浸胶槽和二浴浸胶槽,一浴浸胶槽内盛放有RFL浸渍液,二浴浸胶槽内盛放有石墨烯水性浆料,坯布分别经过一浴浸胶槽和二浴浸胶槽后,经过二浴干燥、二浴定型后,卷取成改性帆布。
进一步的,涤纶坯布的经线密度为150~250根/10cm,纬线密度为80~130根/10cm;经线为800~1500D,纬线为500~1200D。
进一步的,一浴浸渍槽内RF的质量含量为22~25%,RF:L的重量比为1:5~8。
进一步的,石墨烯水性浆料中石墨烯的重量含量为3.5~5%。
进一步的,石墨烯水性浆料中还包括分散剂、纳米氧化铝粉末、石英粉、改性树脂和阻燃剂。
进一步的,分散剂为硅树脂、硅油或纳米二氧化硅粉末;改性树脂为聚酰胺树脂或乙烯树脂;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或滑石粉。分散剂能够更好的将石墨烯进行分散,提高浸胶液的均匀性;聚酰胺树脂以及乙烯树脂能够改善帆布表面附胶的脆性,提高其与橡胶的粘接能力以及抗剥离性能。
进一步的,涤纶坯布经过一浴浸胶后还要经过一浴干燥和拉伸干燥;涤纶坯布经过二浴浸胶后还要经过二浴干燥、二浴定型和低温冷却处理;
其中一浴干燥过程中前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10~130℃,后干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20~150℃,拉伸干燥过程中的烘箱温度控制在180~195℃;二浴干燥过程中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50~170℃,二浴定型过程中烘箱的温度控制在200~220℃,经过风冷处理后,卷取成改性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华烨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华烨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3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